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二十章:漠海扬帆…3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灯火,闪烁在黯夜里,昏黄摇曳,却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觉。哪怕是一豆烛火,也完可以让夜归的少年,平复下心头的恐惧。不用再哼唱早已不成调的曲子了,这样的壮胆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也不用时不时的回头,来躲避那些想象出来的妖魔鬼怪。只要街角的那盏灯,照耀在远方,那么今夜,将不再有噩梦。

    荒漠中,更是如此,一丛熊熊的篝火,不仅预示着夜晚的退却,还意味着热乎乎的奶茶和酥香的烤馕。这是草原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得肆意欺负孤单的旅人,否则欺人者,不得入长生天。除非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否则,起码也要提供一个靠近火堆的位置,让对方睡个安稳觉。

    因为今夜有云,所以茫茫的草原上漆黑一片。尽管仍有调皮的星光在逗弄着云层,但夜空下的视线依然不好。只是在一片混沌中,时不时的会闪烁出非常微弱的火光。一头草原孤狼,潜行着悄悄靠近,因为它嗅到了食物的气味。对于它来说,食物只有两类,肉类和草类。究竟是死是活,其实没什么分别,没所谓啦。

    孤狼越来越近,行动也就愈来愈小心,它已经发觉,原来在这片土地上,即便再多的火焰,也显不出来。因为这一带在黑暗中似乎平坦,可实际上,却是丘陵起伏,沙坑遍地。正是在一个个沙坑之中,火光被小心的遮掩起来。

    孤狼决定退却了。因为它清楚的感知到,前面的食物,数量太多,不好下口。正在此时,砰的一声,是人类的弓弦在响。寂静的黑夜里,显得尖锐而且刺耳。孤狼只来得及闪开胸腹,一支羽箭就钉在了它的臀部。孤狼嗷的一声惨叫,呜咽着玩命逃窜。

    这时,黑暗中悄悄响起了窃窃的私语声。

    “是狼吗?”

    “像,帮我看着,我过去瞧瞧。”

    “小心。”

    衣服与沙草摩擦的声音,响了起来。是一名士兵匍匐着爬行,16步远的距离,转瞬就到。士兵用左手在地上摸索着,触到了一滩狼血,凑到鼻子下闻闻,血腥气比人血要重,而且带着一丝苦苦的味道,狼血,毫无问题,有时候,抹上狼血的羽箭,与毒箭无异。士兵随即接着用手摸索,他摸到了爪印,一个,两个,三…正在这时,士兵心头忽然起了警惕,立刻身子一缩,向左侧翻滚,右手穆刀猛地横向劲扫。

    就如同等在那里一般,折回来准备打一个伏击的孤狼,合身扑在了锋利的刀上。士兵的刀法精湛,遇到目标后,顺势减了四分力道,斜向内里抽拉,紧接着手腕一抖,一送。孤狼的利爪,只来得及划开士兵手臂上的甲胄,肋间就被穆刀刺穿。冰冷的感觉逐次经过肌肉、肺叶,直到脊梁被刀尖刺中,孤狼庞大肥硕的身子,被高高挑起,连呻吟的声音都没有,人狼交锋就已经结束。

    “吁!”

    士兵在黑暗中长出了一口气,他依然蜷缩着蹲伏在地,静静地等着,直到孤狼的挣扎和喘息停止,才缓慢将穆刀抽回。再等了等,确认彻底安后,方才接着往回爬。

    “怎样?”

    “没错,确实是一头狼,娘的,差点没被个畜牲给暗算了。”

    “嗬嗬。”黑暗中传来袍泽的窃笑声,“狼皮金贵着呢,等天亮了,咱去扒皮去。”

    “嘘…”一旁传来警示声,大家立刻不再出声,黑夜,再次寂静起来。只是点点的篝火在偶尔闪烁。在这丛很不谨慎的篝火旁,李老栓正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洗澡。

    沙坑中的火堆很小,四周拥挤围坐着十个人,每人身后都立着一块虎头巨牌,再披上乱七八糟的东西,遮掩住之间的缝隙,脑袋顶上还搭着几块篷布,如果大家一动不动的话,火光确实很难传出去。但前提就是,没有豪无羞耻心的李老栓。

    男人是不惮于当众小解的,甚至有些天赋异禀的家伙,还会借机炫耀炫耀。所以众人一起洗澡,本无所谓。但问题是,别人正襟危坐,而洗澡的人只有一个,就实在太过猥琐。更恶心的是,李老栓正在干洗。

    左手抓一把沙子,略略沾一些水,或者干脆就吐点口水。然后用右手捻起一小撮,放在身上,把手掌盖上去,不停的揉啊搓啊,不一会儿,泥曲曲就出来了,搓好一块皮肤后,把这些垃圾随手扔进火堆,再重新捻起湿润的细沙,接着来。

    胸口、腋下、后心、大腿根,凡是容易出汗的地方,李老栓都搓到了。搓的时候,咯吱咯吱的声音,听在周围人等的耳朵里,恶心并且浑身都痒,再配合上夜晚,配合上孤寂的火堆,很是瘮得慌。

    最可气的是,泥曲曲投进火里之后,很快就挥发出酸臭酸臭的味道,本来近似狭小密闭的空间里,空气就不太好,再被这酸臭味一熏,再是个铁人,也得哆嗦。火光,就是这么泄露的。

    “他妈的,李老栓,还有完没完?熏死了!”

    “嗤,俺可是上等人,天天都得洗澡,哪像们!切!”

    “那是身子吗?天天搓,天天出泥巴!早晚得被这个屎人给熏死!”

    大家压低着嗓子笑起来,即便对骂,声音也很低。

    “小冀,喂,小冀!”

    “干嘛?”

    “明天到了乌尔斯湖,我带400人先上,对方的人虽说是外行,但比咱们人多,一旦有变阵,可机灵点,千万别害我!”

    “…”捏着鼻子的小冀,用手肘拐了李老栓一下,没做声。眼见李老栓又想‘搓澡’,小冀连忙松开捏鼻子的手,一把按住。又怒又低的喉音,带出嘶嘶的啸声。

    “要敢再搓,明天我一定见死不救。”

    “娘的,我可是主官!……”

    虽然这么说,但李老栓还是老实的停止了‘清洁’行为。他们的行军是诱兵,就是满世界的瞎逛,走到那里算那里,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许后退。战略目的是深入侦察,洞悉敌情,在敌人的侧后方进行大规模的骚扰行动。借以搅乱,带散敌人的军事布置。

    这样的行军,是高标准严要求的,不仅要保持高度警惕,宿营地也要隐秘、严密;而且对应变及作战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行军途中,要随时随地准备战斗,还要想办法将最正确的敌情讯息传递回去。所以,黄得功精中选精,挑选了李老栓和冀乐华,一同率领这人出来。宁肯让两名都司一级的中层将官,离开主战场,也要确保这支偏军的成功。可见黄得功的重视程度。

    征北军所面临的态势,非常严峻。首先,瓦剌七部的联军,规模在20万左右,这些人的战斗力,可以评个中上的分数。而且士气也不低,毕竟是守卫家园之战,无论如何,拼死的决心还是有的。

    而征北军这边,内部一直就没消停,先是国家的补给线太长,火器运送已经停滞下来,转而改为纯粹的冷兵器了。接着就是国家的辎重物品,都改由舒烨稷的库存调拨了。这就又在蒙古人心中,造成这样一个错觉‘这场阵仗不会是替舒烨稷大宰桑打的吧?’搞得黄得功、申甫、舒烨稷等人,没少浪费精力来做解释。甚至,舒爵爷连背书国债都拿出来了。

    国家这次借贷的方式非常独特,舒烨稷先根据兵部核算的数目,将物资调拨出来,然后从户部那里领取一叠经过背书的纸钞,也就是债券。

    这样的方式,就连黄得功的脑子里,都是嗡嗡的乱响。纸就是钱?以前倒确实听说过,但真到变成现实的时候,大家都挺替舒烨稷担心的。不过舒烨稷倒是很安稳,因为他早觉悟了,自己能有今天,是国家的帮衬和扶植,即便散尽家财,又能如何?只要拥有六娘娘镇和乌云娜,就足够了。

    好容易摆平了‘为谁而战’的问题,漠北联军的几位大佬,又开始闹腾了。他们丫之间原本就不对付,又有申甫这个搅屎棍子,现在更是谁也不吝谁的态势了。

    征北军最开始的设计是,联合漠北漠南,与征西军合力剿灭瓦剌,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利用部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在回师途中,想办法做掉扎萨克图的素巴第。您琢磨琢磨,既然打定了这么个主意,那自然要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做足啊!所以这一路上,申甫这位‘妖僧’,就没断了挑拨离间。但这样的工作,似乎做的有些过:最典型的一次,申甫先找到了车臣部的硕垒汗。

    “会盟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嘛,将来有机会,我们大明出面提请漠西孟和汗,将瓦剌的部分牧地,分一些送给大汗。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三音诺颜部的大汗,丹津喇嘛,他的旧有牧地就在西边啊!前日孟和汗跟贫僧说,想将他们扎萨克图和三音诺颜的旧有牧地各分出一部分来,同您在瓦剌的牧地做交换。”

    “交换?也可以啊!只要大小一样就可以。”

    “哦,大小绝对一样,甚至还有可能更大,这点包在贫僧身上。只是据这两年所勘察的结果来看,漠北这边的草场,已经连续三年遭受雪灾,似乎不太好用。”

    呣,挑拨的最高境界,就是先把利益摆在眼前,如果对方动心,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运作。瓦剌那边其实也遭灾了,但人类的最大弱点,就是永远觉得山那边的花朵才最美。更何况,两个部落的土地,兑换一块缴获的土地,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眼见硕垒汗目露凶光,申甫非常恳切的说道:

    “其实呢,瓦剌的牧地,原本孟和汗是答应大汗的,只是觉得大汗的牧地在东,瓦剌的土地在西,中间相隔太远,恐怕转场过程中,太过劳累,刚好丹津喇嘛的驻帐在西侧,是以才做此安排的。”

    “哼,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同时嫁给两个男人的道理,既然他们肯换土地,那干脆,我们车臣部去西边,他丹津喇嘛来东边吧。我这就去找他说理去。”

    “大汗息怒,息怒,苍鹰只有看见了猎物,方才伸出利爪。此事还远没到说破的时候,况且此等小事,巴布台吉出面也就是了。再有贫僧出面做个保证,定让大汗满意就是。”

    “嗯,巴布这小子,比梅花鹿还要机灵,他出面最好。我明天就跟他说,让他听凭天师的安排就是。”

    “如此,贫僧告退!”

    当天深夜,申甫又连夜跑到素巴第那边。

    “伟大的孟和汗,贫僧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大汗示下呢!”

    “天师太客气了,请说,请说。”

    “按照草原的规矩,获胜的一方,有权分享土地、牛羊、还有奴隶。可是车臣部的牧地,远在东方,那么瓦剌的牧地,可该怎么分给他呢?”

    “这个我跟丹津喇嘛早就商量过了,到时候,多分他一些牛羊和奴隶也就是了,还有苏尼特的美女,也多给他一些吧。”

    “可是,大汗为什么不考虑把旧有的牧地,让出一部分呢?”

    “牧地!是我草原儿女的生命之源!这怎么可以呢?”

    “大汗说的没错,但是大汗如今是漠西孟和汗,是这草原的半个主人,总要展现出大海般的胸怀,再说了,牧地有好有坏,只要大小差不多,再加上贫僧的开解,想来足够了。”

    “大小差不多?嗯,对,对,天师的这个方法果然不错。正好,三阴诺颜的3块草场,这几年差了好多,我这边也有1块合适的草场。两个部落的四块草场,再加上牛羊、奴隶和女人,足够了吧?”

    “我伟大的永恒之王,您的英雄气概,真是令贫僧敬仰!”

    “那就一切拜托天师了!”

    “如此,贫僧告退!”

    嘿嘿,大家看明白这次挑拨的关键吗?首先,同等面积的土地兑换,其实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至于好坏,并不是很绝对的,今年坏,明年许就好了呢。但被申甫这么一搅和,硕垒汗觉得吃亏了,对方在拿盐碱地来糊弄自己。素巴第汗则认为,他已经做出了最英明的让步,对方没理由不答应。呸,他们能谈拢才怪。

    其次,双方都认为申甫是个好人啊!因为申甫只说了土地,没主动提及牛羊、奴隶和美女,那么硕垒就会认为,这些附赠品是天师帮着要回来的。天师真是辛苦啦!素巴第这边呢?他会认为,拿零落的次级草场、缴获的物资来兑换瓦剌的牧地,既没损失多少,又显得自己挺仁慈。天师主意多妙啊!

    最后,这里面本来没丹津喇嘛什么事儿,偏偏把他给搁里头了,就算能达成一致,也是他的损失最大。素巴第的土地只有一块,他却要出3块。如果谈不拢,硕垒会认为是他在背后瞎捣乱。素巴第呢?则会认为是他太抠门,不舍得3块草场。

    一石三鸟,完了还没申甫这秃驴什么事儿,果真是挑拨离间的最高境界。但这事儿被虎山大帅得知后,心中早已经骂开了花。

    “都说歪嘴和尚瞎念经,这个花和尚可真够可以的啊,里挑外拨也没这么乱来的。现在瓦剌还没打呢,谁敢保证就一定能赢?这不找死嘛!”

    但申甫已经这么干了,黄得功也不好再出面澄清事实。万般无奈之下,黄得功开始出面唱白脸,铁腕弹压各路大哥,叫这些人都他妈的老实点,先团结一心,共击瓦剌是真的,否则,一切都是扯淡。并且明确表态:打掉瓦剌后,由大明出面公断,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呵呵,黄得功也不傻,说的话,吞吞吐吐留三分。到时候?到时候指不定出什么事儿呢。

    唉,如此矛盾重重的行军,黄得功还是头一次碰上,头疼的连胃就顾不上疼了。

    除了内部的重重矛盾,还有一个更困难的是,征西军的行程,显得拖沓了许多。想想,这也不难理解,承天府开建了,总要驻兵的,从国内抽调兵马,属于难上加难。一个是再没出钱的路子了;再一个,青藏一带的居民,只认征西军,换别人?战斗力存疑啊!再加上瓦剌的部落牧地,距离青藏一带太远,总要时间进行接触的。这么一来二去,之前的征西、征北合打瓦剌的计划,也就被无限期拖延下去。

    在贺赞孙诚唐栋高杰他们被纠缠在谈判泥沼之中时,征北军已经独自面对瓦剌20万大军,整整3个多月了。到现在为止,黄得功紧守营垒,坚不出战。反而是在两山之间,修建了一座咏归堡。黄得功的打算比较实惠,城堡两侧都是高山,正东方向是吉尔吉斯湖,气候宜人粮草不愁;正西方向一马平川,视线良好利于炮战。是一块易守难攻之宝地,国家那边急于收手停战,那便以‘咏归’来向国家表明心迹吧。

    但大明想停,不代表蒙古人也这么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申甫的挑拨离间太过分的原因。如果当初别挑唆的那么厉害,大家也许真的会相安无事的。

    打又必须打,却又真难打。还要必须拖到征西军扑过来!怎么打?如何打?就成为黄得功的最大考验。所以在痛定思痛之下,黄得功想到了一个连环战法。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归纳下来,是八个字“以静待哗,不战而惑”。

    他们到达比斯塔克台后,对付和托辉特部,倒是没费什么力气,说是追剿,不如说是驱赶,和托辉特部的败退很狼狈,也很匆忙,甚至连大汗的金帐都丢下了。随后就是瓦剌大军的正式到来,本来瓦剌的盟主哈拉忽拉,因为听闻固始汗被阵斩,最担心的是征西军,却不成想,征西军被承天府绊住了手脚,一直没什么动静。这下就算妥了,先灭征北军,再打掉南北两漠,他就是草原雄主了。于是在阿拉湖会盟之后,只用了不到20天的功夫,大军就集结完毕,聚拢过来。但毕竟年龄大了,任命他的儿子巴图尔作为盟军主帅,巴图尔的老婆是固始汗的女儿。

    巴图尔亲率本族三万精兵,以及和硕特部3万,作为中军主营;因为主军两个部落的人数众多,各出3万之后尚有余力,于是按照七大部落,分别抽调兵马组成主力身后的瓦剌七翼:和硕特部、辉特部、绰罗斯、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巴图特部、巴尔虎等部落,每部万人;瓦剌部族众多,除了七大部落之外,尚有20个左右的小部落,这些部落,人数不等,分由台吉率领兵马过来参战,凑来凑去,人数大概在6万多。军总计20万。

    由于明蒙联军满打满算才13万的规模,内部又有矛盾,兵锋顺利倒还好说,一旦遇到挫折,不出大事儿才怪。所以黄得功的“以静待哗,不战而惑”八字连环决,就成为最佳也是唯一的应战策略。

    要知道明军养精蓄锐多时,又有复合弓、虎头牌、偏厢车等防御措施,所以只要黄得功不想打,对方一点脾气没有。

    巴图尔的应变也很传统,挑选了3500名会说汉语的士兵,这些人整天不干别的,天天用汉语和蒙语叫阵,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目的只有一个,诱敌出战。素巴第头一个就沉不住气了。

    “虎山大帅,瓦剌先锋,部众不多,不如决斗。”

    “哈哈哈,想我大明天军,威名赫赫,对方以神人待吾等。若吾等单凭鼠辈叫阵,便即迎战,岂非自堕凡间?”

    这话从表面上看,好像黄得功挺狂妄挺自以为是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是自己把自己吹捧成神的人,其下场都不怎么样嘛。但黄得功的真实想法却是:不论瓦剌大军还是明蒙联军,都没有现在开打的决心!索性假以狂言来长长自家的威风。

    首先,打头阵的必须是明军,这是公认的一个作战模式,但明军是要留下后手,以便为回兵途中的谋断做好准备,所以过早进入消耗战,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就连巴图尔都没有决战的心思。关于黄得功等人的传说,现在漠西漠北已经传遍了,瓦剌军中,不可能一点畏惧的心思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瓦剌主帅,巴图尔的当务之急不是决斗,而是必须尽快将这个神话给打破。原因很简单,一旦神话破灭,自信心的此消彼长是非常可怕的,后果怎么想都不过分。

    因此,巴图尔选派3500人前来骂阵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这3500名骂人能骂出花来的汉语天才,只是一个诱饵。在30里外有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瓦剌大军在那里埋伏了精兵3万,只要征北这边出战,3500名骑兵立刻会诱使联军追击入伏,一旦伏击成功,非但神话可以破灭,甚至还可以一战功成。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即便征北联军不上当,但这3500人的规模也不小了,无论明军如何能打,都不可能不死人,还甭多了,只要被抢去一两具尸体,就足够巴图尔做文章的了。他们既有萨满教背景,也有藏教背景,同时还混杂了伊斯兰和天主教等诸多教派的人文元素。这么多种文化的交织下,部众的迷信程度是非常高的,只要拥有了明军的尸体,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就算破了。

    所以,黄得功绝对不能出战,非但不能出战,反而还要尽力拖延下去,因为时间,对这场数十万的大会战的进程,是决定性的。只要咏归堡主体建设完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腾出征西军运作的时间,就有取胜机会了。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拖延越久,神话的真实威力才会越能体现。

    这就如同每个人都有偶像一样,于谦的偶像是文天祥,吴三桂的偶像是诸葛亮,黄得功的偶像则是关云长。

    试想,如果关老爷突然出现在黄得功面前,然后一句话也不说,什么行动都没有,就那么眯起丹凤眼,垂下卧蚕眉,在那边一座。时间越久,给黄得功造成的心理阴影就越大,因为心理没底儿啊!越没底儿,就越自己吓唬自己。

    所以,黄得功绝对不能轻易出战。这就叫‘以静待哗’。当然了,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这么大规模的会战来说,是极其被动的。毕竟对方人数在那里摆着呢,一旦对方舍命冲锋,损失将不可避免,并且谁也没有把握说,就一定能抗住。因此,黄得功便开始了另类谋划。

    兵法有云,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征北神话,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所以黄得功必须尽量使出特殊手段,来保证瓦剌军始终不敢轻易做出血拼的决策。

    以兵不厌诈,来引动对方的猜测之心。始终不敢用力进行猛扑。这就是‘不战而惑’,也可以说是黄得功在赌一把大局,好险中取胜,火中取栗。

    因为都知道黄得功的本事,也知道黄得功的行军特点,轻易不会乱分兵。现在倒好,把麾下两员悍将李老栓、冀乐华都给派出去了,而且这两位还真叫本事,派出去就没了踪影。只是今天出现在北山口,明天又跑到了东漠前,属于冷不丁就冒个头,奇奇怪怪就现个身,虽说人数不是很多吧,但偷袭战术还是比较见效果的。看似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走,实则还是很有踪迹可循,蜿蜒向北,并极具向着侧后方迂回包抄的嫌疑。

    这样的战法,有点像猴子吃蚂蚁,蚂蚁窝一般都有很多出口,在大范围内,四处撒一些蜂蜜或者米糕,时间久了,蚂蚁会从各个出口出来,少了呢,诱饵搬不回去,多了呢,蚂蚁窝就空虚了。无论瓦剌军怎么应对,黄得功都秉承一个原则,一战功成,无利不战。偏军人数虽少,但他相信李老栓和冀乐华的能力,只要偏军可以保持持续的游击态势,瓦剌大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的诱敌之计,确实很大胆。但也确实非常有效果,瓦剌联盟,在会议之后,立刻派出一支2万左右的追兵,跟在李老栓他们身后,一定要探明,黄得功的这次分兵,究竟目的何在!

    李老栓他们在追兵一出来之后,立刻开始了不远不近地领跑,之间的距离始终在50里左右,不打,不逃。山口前,露个面,等过了山口,就消失了。然后在大戈壁前叫阵一番,等来到近前,又没了踪影。始终给瓦剌军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越摸不着脉络,就越是怀疑。

    黄得功也是没办法,才冒险用了这个战术。自从施行之后,瓦剌的攻势,立刻减弱,因为黄得功的任何举措,没有谁敢轻易忽视的。除非以不变应万变。

    但蒙古人的战法,恰恰又是以多变著称。是以说,黄得功赌的就是对方忘记了兵中格言‘佯北勿从’。但请大家注意一点,面对征北联军这样一个几近神迹一般的百战雄师,谁又敢做出‘对方不愿与我决战’的判断?

    所以,眼见黄得功稳坐钓鱼台的任凭骂阵,瓦剌军出现了二次应对。在派遣2万偏军之后,本部大军,立刻后撤到东戈壁与宰桑泊之间安营扎寨,与明蒙联军的距离,分开有100里之多。

    李老栓他们在越过乌尔斯湖之后,就把2万追兵给彻底甩掉,他们要借用这个时间差,把乌布素湖一带的奥鲁给清理掉。这是瓦剌外围部众的后勤营地,只要把这颗钉子拔掉,瓦剌军军心必然涣散。然后再绕到宰桑泊的西北方向,做出背后进击的态势,瓦剌军为了防止腹背受敌,一定会再次分兵。再分兵,黄得功可就不客气了,因为兵力的绝对比,征北军就不吃亏了,再加上以养精蓄锐之兵,对付惊弓之鸟。把握自然就大了起来。再等到身后咏归城建好,甚至可以不用等征西军了。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