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齐司礼doi直到成结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惊人之举
    ()    朱允炆的心情和这些大臣们正相反,看起来十分的畅快地道,

    “传朕旨意,宣燕王觐见。”

    “圣上有旨,宣燕王觐见——”

    “宣燕王觐见——”

    一声接一声,一直传到了午门外。

    此时,朱棣正负手而立,抬头仰望着苍天。到了这会儿,他也知道了其他兄弟们都没有来,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一方面暗道、他们这么做不过是为削藩凭添把柄、为兄弟们叹息,另一方面却也在庆幸,多亏他们没来,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平安更增添一分胜算的可能性。

    听里面传出皇上在诏见,朱棣也没说什么“臣领旨”之类的话,只是习惯性地掸了掸身上的袍襟,迈步进了午门。

    过了内五龙桥、进入奉天门,再往里就是奉天殿,允炆就在那里等着自己。自从上次从乾清宫父皇的御书房中分别后,又是数载的时光过去,如今再见竟已是君臣之别。

    朱棣的目光落在了那长长的甬道上——

    正中间的是皇道、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道路,允炆将自己诏入京城,意图明显就是为了试探,好啊,不妨就在些做给他看好了。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朱棣竟然毫无怯意地踏上了皇道,一步步朝奉天殿而来。

    他怎么敢这样?!

    这大概是此时所有文武百官都怀有的共同的想法,这些人中有的因见朱棣僭越之举而窃喜,也有的为他暗自担着忧,就在这些各种不同的目光中,朱棣进入大殿朝堂之上。

    远远的、见四叔来了,依然是他印象中的雍容、沉稳,整个人处处都散发着那种不容侵犯的气度,朱允炆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是从哪里走进来的,是不是走了皇道,只是这样默默地注视着那个人。

    “臣朱棣觐见皇上。”

    已来到殿前的朱棣再次让众人吃惊不已,只见他根本连跪都没有跪,更谈不上什么“三拜九叩”了,只是长揖到地便起身。

    “这……”

    此时、大臣中已有人沉不住气了,发出置疑之声,却立刻被朱允炆的声音给打断了,

    “四叔一路之上辛苦了。”

    “皇上诏见、臣自要前来,怎么敢称‘辛苦’二字。”

    朱棣抬头望着已经高高在上的侄儿,不卑不亢地道。

    没错儿,这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四叔,将他的一切展现给自己,没有虚伪、毫无做作——

    朱允炆情不自禁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步步地走下,一直来到朱棣几步远的地方、方才停住了脚步,

    “四叔什么时候入京的?”

    “三天前。”

    朱棣的回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朱允炆轻轻歪了一下头、又问道,

    “是么?那么、这几天四叔都住在什么地方呢?”

    “在一个朋友的府上。”

    朱棣依然“惜言如金”地道。

    这叔侄二人就这么在金殿上互相对视着,你一问、我一答地说着。

    两旁的大臣门你看我、我看你,均不知该如何是好。终于还是有人按捺不住、出班跪倒,

    “陛下,臣有本奏!”

    “哦?”

    朱允炆略一扭头、见是监察御使曾凤韶,便瞟了他一眼道,

    “卿有何事要奏?”

    “臣要弹劾燕王!”

    曾凤韶叩首道,

    “他身为臣子,入京面圣、竟然敢走皇道、见陛下而不拜,此乃大不敬,望陛下立即治其罪!”

    “是么,”

    很自然地看了看四叔,见他依然一脸的波澜不惊、毫无一丝表情,朱允炆心中暗自好笑、这些大臣又知道些什么呢,便道,

    “四叔与朕乃是至亲骨肉,卿等不必过问。”

    这是我和我四叔的家庭内部私事,外人不要来掺和——

    皇上的意思摆明的就是这样么?身为天子便再无私事,看来他根本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众大臣再次哑然,均默不作声,而其中、尤其是在武官这边,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向朱棣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四叔,既然来了,侄儿当然不能怠慢于您,”

    朱允炆迅速地打量了朱棣一眼道,

    “别再住什么朋友那里了,住到宫里来吧,就是四叔您应该觉得很熟悉的那个地方。”

    “陛下?”

    朱棣的目光中终于出现了一些动摇,语气中也产生了疑问。

    朱允炆见了不禁微微一笑、道,

    “四叔远道而来,倒儿自然不会就此放您回去,朕意已决,就这么定了,钦此。”

    这皇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就刚刚说的那几句话的样子、根本就不象平时的他,反倒有几分燕王的随意风格,不过,看样子、他是想将他的四叔软禁在宫中,也就是说并没有放任其为所欲为。

    在众臣纷纷暗自猜测的气氛中、散了朝,朱棣在此之前便被带到了乾清宫的一处房间,果然、正是同朱允炆一起在御书房中读书时住的那个地方。

    摒退了在旁边侍候着的小太监们,朱棣将自己抛到了床上,一头扎在枕头上一动也不想动。

    其实上朝时的举动有多么的冒险、他不是不知道,就象那个曾凤韶所说的、这是故意在做大不敬之事,即使被当场下狱、也是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可另一方面朱棣也知道,这却是让朱允炆消除疑虑的唯一办法。

    自己的侄儿他当然了解,虽然这孩子生性懦弱、甚至会缺乏主见,可宫中的残酷也让他形成了一种多疑猜忌的性格。在他眼中,身为四叔的自己是个随性、又不服礼数的人,在朱允炆面前,自己表现的越是谨小慎微、就越是会让他起疑,相反、自己行为举止放肆不羁、任性妄为,倒会给他一种生性如此、毫无隐藏的印象。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着相当大的风险的,首先是朱允炆手下的那些近臣,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以此为由弹劾自己,如果他们众口一词地不断在允炆耳边鼓噪,谁会保证这孩子不会听从他们之言呢?现在自己被软禁在这宫中,已是处于任人鱼肉之境,虽然从朝堂上看正如自己所料想的那样,可接下来还有很多危险要去面对,自己还需要处处小心。

    而与此相反的是、朱允炆的心情倒是很畅快,刚一散朝便迫不及待地想着来见四叔。

    正如朱棣所预计的那样,他这一连串儿的举动真的让朱允炆不但不以为忤,反倒觉得这才是应该有的,所以当听到曾凤韶的那些话时、便觉得颇为不耐烦,当庭便给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