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四十四章:大通商时代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日头越来越毒,但曝晒下的人们却很有耐心,瓮城外的咏归城,在等待瓮城内门开启,瓮城内,田雄、张煌言在等待黄得功的归来。

    因为结果是注定的,只不过当事人却要实现各自的目标:

    张煌言的目标很简单:黄得功不回,瓮城绝不能开启,田雄也绝不能死。黄得功归来,先让田雄当着那五百兵丁的面,把事情说开,随后立刻开刀问斩。再往后,就要借着那五百兵丁的口,把国家的政策广宣出去,既稳定军心,也让大家都认同田雄该死这个事实。

    这个安排,田雄是同意了的,因为他希望最后一次,求得大帅的原谅。早年征战,他以军户籍入伍,从一名小小的火头兵,逐步成为执掌一方的总兵将军,都靠黄得功的提携和谅解。

    虎山大帅的父亲是犯事文官,被遣戎到北三关当长生兵,到死也是穷困潦倒,丢下老婆一个人靠沽酒拉扯黄得功成人,为了回报母恩,黄虎山十三岁当兵杀人。其间的含辛茹苦,几乎是这个时代所有大明军户的写照。

    因此,黄得功尽管治军很严,战法彪悍,但他的内心很柔弱,所以他对手下兄弟非常宽容,甚至很多罪责,都由他自己在扛。田雄、马得功等人又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更何况前期国家财政吃紧,拖欠军饷,所以这些小卒总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换一名将领,就算不早早杀了他们,也不会这么悉心栽培,着力提拔。

    田雄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死前跟大帅陪一声不是。他倒未必是想通了,只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希望死得安心一些罢了。

    那么,黄得功呢?

    黄得功其实早就结束战斗了,当年与旧瓦剌联盟会战宰桑泊他都能举重若轻,更何况余孽黑云张彪了。再加上以有心算无心,那边张彪还拉架子等着进城闹事儿呢,这边可倒好,直接冲上来狂砍,战果已经是可以预判的了。

    只不过大漠与内地不一样,内地到哪儿都是人,哪儿哪儿都有山有水有密林,提前打个埋伏,很难被发现。大漠可不一样,一眼望去,是黄沙草甸,而且八个方位都可以逃,不像内地,几千年的刀耕火种,路线早就定死了那么几条,咽喉要道一掐死,就意味着包围成功。

    所以黄得功直线追击80里,才斩获黑云张彪的首级。为了这颗首级,虎山大帅不惜跑废了上百匹战马。然后哥几个近似徒步的往回来,所以时间耽搁了一些。

    回程时间长,脑子里的事儿还乱,黄得功又不是个笨人,一路上,他想通了很多很多的关键点:

    首先,玄青子假扮卖饼师傅获得了张彪的极大信任。这意味着什么?

    参谋总部情报局(简称军情局)的能量确实很大,当年搅动后金内部大乱,那只是幼年阶段,奸细内应的职责是在己方攻城时帮着防火闹事儿,再就是提前把城防图给传递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张运(玄青子)这样的细作,已经以深入敌方内部为首要目标了。之前张彪每次出击都有所斩获,靠得就是马得功的情报,被玄青子严丝合缝的转达过去,从技术上说,在没有表明身份之前,玄青子就是一纯正匪帮成员。

    为什么玄青子要等到这个时候才现身?

    以今天这个战果来看,玄青子如果早现峥嵘,张彪早就死了。可偏偏始终潜伏不动。难道就是在积攒咏归军的黑材料吗?如果这种企划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国家在寻找“行政代军管”的借口?

    “绝不可能!”

    黄得功知道,当今皇上虽说很不着调,但很有原则,国家许可的各家商队担负着对外通商的重任,任何一支商队被劫,都是在损害国家利益。皇上是一个过惯了紧日子的人,这么劳民伤财的做法,他小人家绝不会同意。

    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军情局的一切行动,都是吴三桂在通盘运作。

    参谋总部的首长是吴三桂和周定方,阿周在气势、资历上远逊于小吴。而吴三桂,出身边军。既然大家出身相同,也就心意想通。吴三桂非常理解军户的苦难,安排玄青子亲自过来,就是要将事态控制到最低危害。

    小马滥赌欠债,每次不是被赌神们逼到山穷水尽,一定不会启动张彪。因此只要马得功不是无极限的乱来,玄青子绝不会出手。这样做,等于是吴三桂在尽最大的力量,来维护咏归军的利益。

    正所谓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手下,皇上不遵祖训,吴三桂也不依成法。在小吴看来,只要他认为是应该做的,什么他妈国家法度、人民利益,给我边儿去。

    小吴这么做,也不是没道理。国家现在的内乱,虽说是变革的代价,但逼反郑家海军的起子,恰恰是东平侯吴三桂。

    所以现在的东平侯,是不会乱来的了。咏归军是目前各军系当中最艰难的一支,您再通过玄青子把咏归军给销账了,天下边军都要骂一句“忘本竖子”。后果就是边军大乱,国家崩盘。

    而国家层面的谍报系统,又是两套班子,锦衣卫会同刑部;参谋总部会同兵部。如果咏归军的底细被锦衣卫侦知,对体军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吴三桂才超限使用玄青子,长期潜伏,密切事态进展,并最大努力做到情报方向。

    这也恰恰是天下到处都是玄青子的原因之一。间谍是否有代号,这在中**事历史中,很难说是不是有旧例。但化名这种现象,却一定是存在的。《水浒》里面给晁盖他们假借宋江的亲戚去给他送金子,就是使用的化名原则。

    而玄青子又恰恰是天下皆知的情报局正使,所以只要有“玄青子”出现的地界,锦衣卫是需要稍稍回避的,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吴三桂的脾气,好么,当年敢矫诏卖了袁崇焕,谁知道这位真神会不会给自己来个先斩后奏啊!

    所以,玄青子为代表的军情系统,人早来了,而且卓有成效,却一直隐忍到田雄要图穷匕见的关键时刻,才悄然出手,一举扭转时局。至于“金牌玄青子”与“真正玄青子”之间有多少差别,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这是第一个疑问,想通了第一个,也就是想明白第二个:为什么张煌言会默许自己来处置田雄?

    张煌言跟他探讨过很多次,也都做到了开诚布公。现在咏归城担负的任务很多,进入国家行政管理系统是体现国家权威的当头重任,这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田雄为了私心闹事儿的下场只能是死。

    所以,如果张煌言凭借“接收大员”的身份公开处决田雄,是行政代军管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标志。但这种法理审判,容易引起士卒哗变。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咏归城目前还担负着第二个重要任务:输援土耳其。

    这几年西洋人、南洋人进来的太多,这些家伙根本没有家的概念,到处溜达,到处停留。在这点上,东西方人确实有很大不同。以那个滥赌鬼马得功来说吧。

    小马哥自嘲自己是:“走到哪,死到哪,埋到哪。”

    这是小马认为自己缺德事儿干得太多,所以只能成为沦落异乡的孤魂野鬼,终究不能魂归故土。

    但西方人似乎没这个概念,这些人就跟一群耗子似的,到处乱窜,到哪儿都还挺欢实。死了之后,在坟头插个十字架,他们就都上天了。这真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传统。

    可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高流动性,创造的最显著结果,信息高效流动。

    黄得功其实很有一些语言上的天赋,早年作战需要,他学会了蒙语、满语。最近几年商队众多,他也学会了一些罗刹语、阿拉伯语、包括哈萨克一带的多种方言。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轻松就摸清了欧洲的大致历史沿革。

    先是土耳其人崛起,建立了伟大的奥斯曼帝国,中国旧有的丝绸之路彻底断绝。这个起因同样是宗教。

    欧洲人对丝绸、茶叶、瓷器的偏好是难以理解的痴迷,之前国内商家把这些货物最远运到阳关、酒泉一带,然后在那边就地销售给阿拉伯商人,这些秉承先知圣意而四海经商的族群,将商品打包后,运往欧洲贩卖,赚取高额差价。

    本来这种模式很好。毕竟中国与欧洲之间,横亘着无数的高山、浅滩、沙漠,但后来出现了宗教战争,西方人与阿拉伯人产生了世仇,加上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过程中,抢占了西方人大量的地盘、人口和金钱。

    于是欧洲人发觉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再沿用阿拉伯人担当东、西方贸易中间人的旧有模式,等于他们自己花钱给敌人富国强兵,然后再反过头来被敌人从军事上击败自己。得不偿失。

    正是这个原因,才引发了西欧诸国开始从海上寻找通往东方的另一条道路。并由此开启了人类大航海文明。所以前些年的南洋,就相当于当年的阳关、酒泉,成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线的中转集运港。

    然而由于当今崇祯皇帝小朱的出现,他所扶植的南洋诸帆,不仅成为国家的最大财源,还形成了新南洋殖民模式。且最为重要的是,西欧新教集团为了获得战争资金,主动与东方人合资成立了海盗共和国,这个迄今为止最大的世界海洋运输集团。使得西欧彻底垄断与东方之间的海洋贸易。正是基于这点,新教国家提前五年结束了宗教战争,彻底臣服旧教势力。

    然而欧洲人的内讧,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奇观,东欧、中欧、北欧诸国,眼瞧着西欧人因为跟东方人做生意捞的风生水起,自然开始寻求其他途径。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恩怨太深,差价过高,于是他们便开始通过俄罗斯人,开启了北方新丝绸之路的建设。

    托尔斯泰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就是来自于此,他没跟中国人说这么透彻,但不代表中国人就永远被蒙在鼓里。所以黄得功很清晰的把握住了这样一条脉络:

    通过海洋,西欧开始强大,并打败了东欧。东欧则希望借着俄罗斯的过境贸易,来实现己方的腾飞,这点没什么可置疑的。挡人升官,莫挡人发财。有钱一起赚,又不是什么坏事儿。

    但这里有个小问题,欧洲人虽说内讧搞的风风火火,但这些人在对外时,又统称自己为欧洲人,这就不好玩了,西欧、东欧都通过贸易强盛之后,对中国的利益是否有好处呢?

    早前北京方面,是考虑到俄罗斯与自己接壤,并且通过托尔斯泰察觉到北极熊的胃口很大,这才定下来“输援土耳其,牵制俄罗斯”的基调。

    可问题是打仗就是在打钱,单靠国家这么每年输送点儿人力、物力的,是甭指望土耳其人能有什么大起色的。

    黄得功首先是爱国者,其次他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再次他是独当一面掌控大局的领兵元帅,因此他敏锐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干脆,借着输援,开通第三世界贸易场吧。最西到达土耳其,中间囊括部阿拉伯国家。

    这个构想如果成型,则整个世界的西方,将成为三足鼎立的态势,西欧、东欧、土耳其。让他们哥仨死掐去吧,打仗,就需要军备,南方海洋、北方冻土带、西方大漠三条贸易线都将热火朝天。

    打仗,人才就会流失,中国作为王道乐土、黄金之国、龙之故乡,岂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广招贤才吗?而且对于内地传统汉民来说,苦寒不堪的西北边区,实在是不愿意移民过来,但西方人在其好动天性的驱使之下,去哪儿都行,只要这地方能提供金钱、名望、美女、还有朗姆酒。

    人是社会的第一财富,人是知识的第一载体。只知道占土地、抢资源就能富国强兵的落后思想,现在已经正式退出历史了。

    很难说这样的理论黄得功是否知道,但他基于咏归城的经验,以及身为卓越的军事指挥家所拥有的战略天赋,使得他,一位因胃病迁延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千古名将,居然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的文臣,率先提出了以贸易来统合整个世界的国家战略。

    张煌言由此,对黄得功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与此同时,结合丙榜、大通商、推窗、为民置产这几个革新理论之后,张煌言也帮着黄得功厘清了一个社会福利模式:

    长生军改户民之治论,亦即复员军人安置政策。

    长生军,确实不能继续实施了。这个最早由孙承宗率先提出的军户制度改革方案,到现在快20年了,也还没有正式步入操作程序。就在于国家没有出台一个成型的福利安置政策。

    军户制,这是个人类军事文明中比较科学(但不是最科学)的制度。正所谓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秦琼、罗成互授业时,不也都留了一手嘛,这还是亲亲的表兄弟呢。而且这哥俩还事儿事儿的先发了个誓愿:

    “我罗成若有一招隐瞒,他日必乱箭穿心而亡。”

    “俺秦琼定会倾囊而授,有违此誓,吐血而亡。”

    瞧见没有,这可是毒誓啊!结果如何呢?罗成隐瞒了回马枪,秦琼藏下了杀手锏,最后这哥俩还真就这么死的。

    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唯有父传子、子传孙才行。

    所以军户世袭制是必须要暂时保留的,但要做调整,并且之前已经做了调整。国家允许每一代军户,只要在保证一名男丁的前提下,其他孩子都可以自主择业。

    紧接着就是要取缔长生军,所谓长生军,原意是指:本来不是军户的家庭,因为犯了法,所以被遣戎,然后其子孙都将变成军户。生生世世,不得违例。所以叫做长生军。

    不过现在的这个“长生军”是特指终身服役。二、三十岁的时候,年轻力壮,当兵不仅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凭借战功积累钱财。可当年龄大了,又没有战功可拿,又特么赶上国家拖欠军饷的好时候,使得国各地的问题都很多,于是终身服役制度也就凸显出真正弊端。

    但是军人复员之后,国家总要给个安顿才是,一味的通过复员遣散费来吃财政,不仅不能避免马得功这样的滥赌鬼出现,还很有可能引发新问题。

    授民以鱼,不如授民以渔。国家通过修筑水陆路网、广泛种植栽培功德林、开垦荒田、修筑水利、建设推窗望景的公共住宅等大型工程,当然可以消化掉大部分的闲置劳动力。但总是一种被动操作。

    而现在不同了,一旦大通商时代来临,西欧、东欧、土耳其的三方大战,将无限耗费钱粮资源。为了弥补战争损耗,与中国的商路就不能停止,海洋、大漠、冻土带,这三条丝绸之路的完成,将成为三条输血管道,让国内的制造业、农耕业、手工业、各行各业都将变得昂扬蓬勃。

    有了生意,有了作坊,还会发愁就业率吗?有了避难而来的技术人员,还会发愁科技创新吗?有了“丙榜”这样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还会发愁生意不兴隆、作坊不变大吗?

    当然不排除这样一类人群,他们除了舞刀弄枪,确实不适合举着绣花针搞刺绣,那么这些纯粹的武夫,即便脱离开军队,也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护送商队的马帮。

    积累战功达到一定程度后,您可以自动选择是否退伍。留在军队中,只能拿到死工资,还需要拼命获得新的战功。如果退役后,护送商队虽说也有风险,但毕竟在“大通商”时代到来后,保证商队安是所有国家的共识,因此匪帮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镖局马帮的日子,也就越过越滋润了。

    ……

    重新理清了头绪之后,黄得功准备入城了。他要最后送给自己的好兄弟――田雄――两份礼物:

    1.张彪的人头,是田雄的功绩。也就是说,将来写考绩时,田雄是在斩杀匪首黑云张彪的战斗中阵亡的。而不是因为叛乱被斩。这条,张煌言已经应允。

    2.正是出于战友情,黄得功亲手杀过很多兄弟,像当年大伟伤重不治,为了不让兄弟继续遭罪,黄得功亲自下手替兄弟解脱苦难。而现在田雄反叛,是因为他不相信国家目前的制度能保证基层官兵的生活。那么黄得功要做的,就是让田雄安心上路。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