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三十五章:落子争先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清晨的集市上人声鼎沸,初升而且明亮的朝阳,被建筑物和人群分割成一道又道的金光,随着风,随着人的身形,仿佛充满灵性在上下左右的舞动。

    黄灿灿的柠檬摆成了金字塔形状;红彤彤的苹果却盘成了一个方阵;还有大块大块雪白色的蜂蜡,半透明的六角孔洞,映着太阳的光芒。平滑的切口处,半凝着诱人的光泽。

    各种服饰、相貌、胡须的商人身旁,总会站着一个小仔仔,或者小妞妞,那又圆又亮的眼睛里,充满了纯净的色彩。孩子们的好奇,和商人们的精明,完美的在叫卖声中融合到一起。

    这里是远离内地的边区,所住的居民也多是异族,如果不是行走在街上的军人----军管制下掌控实权群体----都身着大明袍甲,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身处异国的错觉。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尽管这里是祖国的土地,却充斥着异域风情。让人然陌生之中,又透着几丝自豪。

    集市尽头,有一座二层茶楼,这是这里唯一具备中国元素的建筑,当然也是这里的最高建筑,当太阳越过她的飞檐时,集市开始。当她的身影缩进回廊时,集市终止。

    除了具备报时的功能之外,这里还是中国人的聚集地。楼上楼下或者忙碌或者悠闲的客人与店家,统统都是中国面孔。相对来说,二层的客人比一层要少一些,也明显更闲散一些。坐在二楼大模大样的浅酌,听着一楼传上来的喧闹声,那感觉一定很飘飘然。

    一楼是个大敞间,很多人都是站着吃喝,就着一大碗热茶,吃下几个烧饼的,是那些脚夫。正一群人围着赌钱的,是矿徒。还有几个轮流用一个碗喝茶的,是刚刚移民到这里的猎户,脚下肩上,是成捆的毛皮山货。

    一个邮差,急急慌慌的从里面跑出来,一边还整理着自己的帽子,那是装饰了一个后翘尾羽的毡帽,因为大明邮差的标记,是青鸟。

    邮差也不喝茶,也不吃饭,从怀里掏出了一枚银币,直接就投入到赌桌旁,因为他是官差的身份,所以一个矿徒们很默契的把自己的座位让他来坐。

    邮差在官方文书中,用“青鸟吏”这样的雅语来称呼,但在老百姓的嘴里面,他们则变成了“六九哥”。

    呵呵,这是当今大明天子小朱所犯下的众多错误中的又一个,他当初竟然想用“陆机黄犬”做为邮差徽标,而“陆=六”;“狗”在广东话里与“九”同音,于是“六九哥”也就成为邮差的代名词了。

    眼下这位一大早先耍钱的“六九哥”,很快就输光了饭钱,气恼的将帽子下的细绳系紧,随手端过别人的茶碗,外加别人的烧饼,骂骂咧咧的往外挤,一边囫囵的吞咽下去。才来到大街上,乖巧的店小二已经牵过了驿马,“六九哥”翻身上去,把空碗甩给小二,带马就要走。

    恰在这时,人头攒动的集市另一端,远远跑过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手中高高举着一封家书。

    “六九哥,六九哥…”

    “驾,”邮差双腿一夹马腹,口中大声吆喝,就这么简单,驿马就在人群中肆无忌惮的冲起速度,在一片惊叫怒骂声中,驿马竟然敢横穿集市,在经过小伙子的时候,“青鸟吏”马上一探身,长臂舒展,已经把信件夺了过去,随后高声怒骂:

    “下次早点儿!害得老子输钱,…”

    最后的余音,显然是骂人的粗口,但因为人马都已远去,听不真亮了。小伙子欣慰的擦了把汗,随后傻笑着,目送邮差的背影。尽管身边的人群出于报复,成心挤撞他的身子,但他的脸上,满是幸福的陶醉。家书寄走,仿佛娘亲就在眼前。这种情感上的寄托,又怎会不感动人呢。

    在红日与大漠映衬之下,青鸟吏的一人一马,折腾起大团烟尘,正向着远方的白云驰去。

    “嗯,这才是老兵的样子!”

    二层楼上,看到这一幕场景的客人中,有一名身着七品将军服,他开口赞完,还不忘扭头跟旁边的文士做解释:

    “军人嘛,有时候稍微粗野一些,但只要能尽心完成本职,略略放纵,也未尝不可!”

    “…”文士没说话,但他显然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对于邮差刚才“鱼肉乡里、纵马扰民”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是了。当然,如果刚才邮差胆敢不收信件就走,他一定会拍案而起。

    这两位不是别人,刘惟敬和他的随行武官小姜。

    小姜原本是北京巡捕营的下级军官,因为机缘巧合,被国家强行转职为外交人员,成为刘惟敬的助手,共同来到北海省、望海堡,参加中俄两国划界、通商、筑路和谈。

    由于刘惟敬是个工作狂人及多面手,梅家皇商在俄罗斯的发展良好,所以很多细节上的事务性工作,与小姜连根儿毛的关系都没有。大面儿上的事情,因为有李定国再次镇守,也没他插手的机会。所以小姜这个职业角色,貌似可有可无。

    但外交武官的职业特色决定了,其象征意义永远大于实际工作。无论如何,国家的军事标签,不能由边军背景的人来承担。否则还了得?所以他再是闲得一佛出世,二佛跳墙,40天胖了三圈,他也必须程在场,虚职,有时候是国家政治的需要。

    最近两天,外交谈判工作还算顺畅,修筑新丝绸之路,只不过是最主要的一面,修路背后的合作、通商、开发,都被赋予了极大的外延。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这次算是开了洋荤了。中国的丝绸、茶叶、棉毛巾、瓷器、景泰蓝、毡毯毛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急于获得的贸易资源。有了这些,就算国家不富裕,他们国人(其实是贵族)也会抄上一把大财。

    更何况还有倍受中俄两国政界高层信任的梅家皇商在帮忙打理,大家在第一阶段的谈判工作,开展顺利。

    目前已经谈到关于海关、驿站、佣兵登记等方面的合作了。

    但进程顺利,却不掩刘惟敬的愁苦,眼见自己的恩公外加顶头上司,最近几天睡觉也不好,吃饭也不香,小姜今早强拉着刘太医来茶楼吃早茶。人嘛,都会有抑郁的时候,越是这节骨眼,就越应该往人堆儿里扎,居于闹市,见闻熙熙攘攘,对走出心理上的阴霾,是有帮助的。

    眼见刘惟敬一副恍惚的神情,小姜只得没话找话。

    “大人,您写家信了吗?”

    “呵呵,写过了。”刘惟敬知道,小姜对自己抱有感恩之心,所以也很领情的有问有答,只不过,笑还不如哭呢,声音沉闷而且干哑。并且提及家信,就不得不想到他的弟弟刘梦云,此时此刻,兄弟二人一南一北,都在为国而劳。家信能否寄到高那边,都是未知之数,更何况弟弟梦云,身处险地,安危不明。小姜并不高明的问话,反而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眼中的落寞,又黯了几分。

    但刘惟敬终究是一位杰出士子,眼见小姜手足有些无措,只得强颜欢笑。

    “小姜,想念的家人吗,比如老母妻儿?”

    “回大人话,卑职思念老母,想念儿子。老婆嘛,不想!”

    “呵呵,想老婆有什么不敢说的?”刘惟敬气恼的笑了一下,“没有娘子,哪有儿子?这世间,知道疼夫人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大人说的话,卑职记下了。”

    “唉!”刘惟敬喟叹一声,对于像他这样超时代的天才来说,有些观点,确实显得惊世骇俗!这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苦恼。眼见小姜既不敢否认,也不敢承认的表情,刘太医只得再开口:

    “这种事情是的家事儿,不该我管。李定国说得不错,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嘛!就像楼下的赌局,虽说天子、国家一再三令五申,但民间赌风依旧呈勃焉之态。但地方风土,不在我的份内,况且小民劳苦,既无***,亦无丝竹,若连赌局都一概禁止,又以何途径来抚慰他们呢?”

    “呃,这个嘛!”

    小姜沉吟一下,觉得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虽说他也好玩上两把,但公开的跟《禁赌令》唱反调,他还真没这个胆子。想了想之后,只得开始打岔。

    “哦,对了,大人知道吗?他们罗刹人有个传说,说是有个王子半夜去掏鸟蛋,为了等鸟儿离巢觅食,用刀子割开自己的手臂,然后滴入石榴汁,不仅可以去困,还能够在雪夜之中待上一天一夜。您说说,这话可有道理吗?”

    “呵呵,石榴性凉味酸,滴入伤口后,不仅祛风防腐,还因为剧痛,而提神醒脑。雪夜枯坐,最忌讳沉沉睡去。到第二天天亮,这人就变成路边的一具僵尸了。所以有些道理的。”

    说到专业问题,刘惟敬的精神好了很多,说话也变得多了一些,

    “不过说到驱逐睡意,以樟脑、薄荷、松木调配的汁液,涂于太阳、人中两穴,效果会更加明显,俄罗斯人在草药上的专研,虽强于欧洲,但远远比不上咱们大明。但我身为外臣,多听听这些逸闻趣事,也有好处。可记下了?”

    “卑职受教。”

    “嗯,对了,小姜,”(卑职在)“明日再开和谈,于会上,要露几手给他们俄罗斯人瞧瞧。飞刀、火枪、近身短打,有什么就给他们招呼什么。要知道,当年项庄舞剑,是为了杀人。如今咱们活学活用,来个反其道行之,一定要打消他们的奢望。北海,是咱们的。”

    “…”

    到目前为止,两国谈判完按照李定国设定的路线图前进着,先商议大家共识的东西,路都开始修建了,通商当然没问题。其他像训练新军、留学制度、技术工人互换,这些都是互惠互利的东西,大家完可以笑哈哈的把事情给敲定下来。但双方到目前为止,都绷着劲儿,不谈划界问题。俄罗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个肥大臃肿的弱国,当年被成吉思汗按地上臭揍,那只是他们挨的众多蹂躏中的一次,算起来,波兰欺负他们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蒙古人。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不仅欧洲人给他们上了一次眼药,半公开的处决托尔斯泰。波兰人也搞了不少小动作,因为土耳其一直是中国的“进贡番邦”,所以土耳其已经与中国洽谈“贺举”(留学)事宜了,为此,波兰人居然率先与土耳其人签订了开放港口贸易的协定,其幕后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俄罗斯跟土耳其死掐,波兰人作为同一个上帝的子民,不帮忙也就算了,竟然还跟朋友的敌人做起了生意!!!简直没理可讲

    所以说,现如今中国人要求北海的主权,俄罗斯其实没什么价钱可以商量。只不过前期托尔斯泰的工作做得很足,他已经预判到中国人,目前绝对没有余力来开发北方这片冻土带,除了经济、技术问题之外,其实还跟一个民族的热情有关,中华民族是个得过且过的民族,或者说是一个容易满足的民族,野心始终不是很强。

    托尔斯泰正是敲准了中国人的这个软肋,才给沙皇使团定下了“死缠烂打”的谈判原则。能不退让,决不退让。能躺地上满地打滚,决不坐着。

    这一切,都源自北极熊对土地的认知,与东方人大相径庭。

    东方人讲究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只要有外敌入侵,经常可以看见某芝麻绿豆大的小小官,率领平头百姓们,举城巷战,宁肯最后纵火投缳,也很少愿意向后转身。

    但俄罗斯人则讲究战略纵深,外敌入侵之后,北极熊通常采取冬眠方式,闷头跑出三百里,然后挖个雪洞钻进去。等到俄罗斯的冬天降临大地,北极熊的春天也就不远了。因为没有一个民族,能在冬天战胜俄罗斯人。当年的蒙古人、波兰人,都对“冰湖”头疼不已。

    这就是两个民族的最大特点,对于无主之地,中国人看一看,笑笑,随后回到自己家里歇着去了。北极熊则一定会到处踩踩,这挖个坑,那边盖个小木屋,这地方就算它老人家的后花园了。

    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又给了北极熊扩展冬眠地的机会,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但聪明的托尔斯泰,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如果俄罗斯人在谈判过程中不耍赖的话,他们兴许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李定国也好,刘惟敬也罢,能拿到北海,就已经是他们对国家所尽义务的极限了,他们两个跟多数人一样,都认为天子小朱对北海、北地的渴望,纯属好大喜功。那破地方,要来何用?但二人又都有一些超时代的眼光,知道贝加尔湖这么大片的水域,对民生经济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才是他们死活都要保住北海的原因。既可以围海造田,为国生财。又能替皇上挣一个开疆之美名,也就足矣了。

    至于其他的北地,李定国、刘惟敬,完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可就是因为北极熊有点太赖了,一会儿利用“以东”“以北”定义上的模糊,来偷鸡摸狗。一会儿利用逃犯去盖城堡,来实现名义上的主权。前些日子还拖拖拉拉,为得是制定通盘合约方略。这表演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自然也就逼出了中国人的火气。

    李定国率先就急了,本来还想着渎职了事,把大片的土地划给俄罗斯就算了,但现在可好,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北海军神,心中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起来了,既然他们想玩游戏,那便奉陪到底。

    这正是李定国“天干地支柜”的来龙去脉。

    刘惟敬也同样如此,让不让,是一回事儿。但愿不愿意输给,那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世间很多人都假聪明,以为就他能,把别人都当傻子耍。放眼四周,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每每看到这些人玩着不高明的阴谋诡计,却自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像刘惟敬这样的聪明人,就会暗自发笑。

    这也正是,刘惟敬忽然提出来让小姜耍刀的原因。说起谈判技巧,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以及这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只要肯认真学习,没有任何人可以在谈判桌上打败中国。

    但就在谈判逐渐的并入中国人的节拍时,刘惟敬却抑郁了。他的抑郁,来自于好朋友托尔斯泰的死。

    刚刚结束的决斗,个中滋味很是微妙,俄罗斯取得了中国人的支持,开发北方陆路通商渠道。从效果上讲,破坏了英、法、荷兰、西班牙等国联合垄断的海洋贸易。这样一来,这些国家非常愤怒,但因为这是大明的决定,不敢不给面子。可如果轻易就接受俄罗斯成为欧洲新贵,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所以,决斗其实不可避免。

    在这场决斗中,托尔斯泰已经走入死局。南洋诸帆最无赖的做法,就是玩车轮战,约翰船长不行,就换冯香子,冯香子要还不行,就换亚利哈桑,阿拉伯人尽管跟他们混在一起玩共和,但从内心当中,对耶稣信徒相当排斥!

    而托尔斯泰这边,也被自己的祖国出卖了。克里姆林宫的决策者,已经看到了欧洲的愤怒,那么在已经即得利益的前提下,如果为了托尔斯泰一个人,而得罪整个海洋,他们也是吃不消的。因此当托尔斯泰要与海盗共和国的上议院议员决斗的消息传来,俄罗斯立刻调整了使团班底,所有年青的热血贵族,部招回。取而代之的,都是像弗拉基米勋爵这样的文职人员,并且平均年龄58岁。

    这样的班底过来,托尔斯泰只能寻求自己的好朋友刘惟敬来担当助手。但这样一来,助手可以参与决斗的规则,将自动废止。因为没人会同中国外交官交手,既然先天条件如此,托尔斯泰就只能单打独斗。

    这便是欧洲人奉行的《主论》,没有任何人是不可以牺牲的,用托尔斯泰的性命,来交换整个欧洲的谅解,这是一条好计策。尽管托尔斯泰的决斗邀请,是因为约翰船长当面侮辱沙皇陛下。

    身为国士,就算这个国家的象征再不着调,也一定要反击。这种情怀是刘惟敬赞赏不已的。但刘太医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那就是他同意通过猜枚方式来敲定决斗开枪的次序。

    落子争先,是棋道真谛。猜枚争先,是中国人最习惯的一种方式。当李定国有意无意的抓起一把黑白子时,刘惟敬本能的做出了准确判断。他替自己的好朋友选择了劣势。

    李定国是个很成熟的人,他已经猜测到了很多东西,俄罗斯王庭放弃了托尔斯泰,欧洲人无论如何都要杀托尔斯泰以警告沙皇。自家天子这边,围绕着杀还是不杀,已经讨论得所有人都疲倦了。既然如此,索性顺水推舟,既成欧洲海盗,也成丧权辱国的沙皇。还能顺手替国家解决一点儿后顾之忧。也还算不错的选择。

    李定国以裁判的身份,定下了“猜枚”原则。

    所以托尔斯泰在刘惟敬眼中,变成了一个悲情英雄。他为了祖国而战,却被祖国出卖。他与海盗决斗,却注定死于海盗之手。他选择好朋友作为助手,却被好朋友的无意举动,推向了死亡。

    这一切,都只证明一点:英雄,注定寂寞。

    托尔斯泰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俄罗斯是个崇拜英雄的民族,她们注定会永远缅怀托尔斯泰为俄罗斯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但刘惟敬就不一样了,他感受到了国家政治的黑暗和龌龊之后,内心中不可能不挣扎,也就不可能不抑郁。

    在抑郁之余,刘惟敬也不忘安排最后一个任务,将堵胤锡的“才科举”、徐光启的“分科取士”、黄宗羲“推窗之论”引入北海一带进行的探索性实践。

    “才科举”和“分科取士”其实很简单,一个是需要士子拥有生活经验、社会实践、以及生存技巧之后,再去报考甲乙榜(无论甲榜进士,还是乙榜举人,统统是国家干部)。另一个是希望国家不以一才选官,技术型的官员,最好也可以荣登金榜。这两个选材理论,在国内科举影响根深蒂固的基础上,是不可能马上实施的。唯有选择一块新开垦的土地,进行试验。经过多年的考察之后,当国家普遍尝到了甜头,再推广到国。因此这两个理论实现的唯一渠道,就是号召天下有志人士,都能够移民到北海来参加大考。

    这点并不算障碍,天下能人多矣,尤其是承平近300年之后的中国,人才积累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就会越来越普及,加上物质条件丰富的条件下,很容易造就越来越多的各类型人才。这些人才不能物尽其用,早晚成灾。

    那么通过“才科举”和“分科取士”,让这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科举)上位的青年学子,来到北海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于国于民于己都非常有利。

    国家做的试点很多了,山陕新制,就算一个经济特区。如今效果良好,当年流寇集中地,现在天下最安稳的地界。这一切都源于钱谦益、洪承畴、孙传庭合作推出的“为民置产”。其中钱谦益是哗众取宠,洪承畴是沽名钓誉,唯有孙传庭才是死心塌地。山陕草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已经是宇内最高。

    其实张彝宪的“皇庄备田”,朱慈炯的“定陶工坊”都算是经济试点。但这些都趋于因地制宜,而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工程。

    而“推窗之论”,则将从实际行动,上升为政治理论。

    那么这个理论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推窗之论’表面上仅仅是一个民生指标,老百姓吃饱穿暖,拥有遮风挡雨的一小片棚屋。那仅仅是杜甫先生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所代表的朴素民生1.0版本。

    但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还需要享受生活,感受生活,因此,郑蒙儿以秦淮名妓的身份,能够获得闻雷兽的垂青,明媒正娶,八抬大轿的嫁入黄家门楣,靠下面这段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一段话语:

    “我只知道,推窗望月,倚栏高歌,乃人间美致,是以这窗户嘛,就是用来望风景的。然而时至今日,先生看到了吗?纵使我这样的场主之窗,也只是为了透气,只是为了采光,因此说,如若我为天子,我便要让所有大明子民的家家户户,都有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

    瞧瞧,这就是秦淮名妓,这就是中华巾帼。如此理想,确实让很多须眉折腰。也就难怪有人千古之下,还在缅怀那秦淮烟雨中的美丽女子了。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