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十七章: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呣,朕倒是没准备问罪的,只是‘武定伯’这么好听的名号,凭白送给了蒙古人,朕这心里面不是很舍得啊!”

    听到皇上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一群快冻僵的大臣们,险些从椅子上滑下去,这些人都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考虑的,都是政治事件,名字算什么?如果可能,就是封对方‘皇上皇’又能怎样?只要国家利益保证了,不就结了嘛!好在现在的皇上经常语出惊人,大家也都有经验了,赶紧启动应急机制,由首辅温体仁出面解劝:

    “皇上,变蛟为人,素来有失莽撞,但此事却绝无罪责。北海之役,根本是弹尽粮绝的死地,只凭借一个武定伯,便盘活整个罗刹之局,实在是微本厚利之举。

    “再说我大明,天朝体面,上国风范,都不能轻易舍弃。更何况,武定伯这个爵号,其实只是尚可而已。因此臣想啊,不若这样,再给曹变蛟想个更好听的爵号,也就是了。”

    噗,起码三个人把刚进嘴的热茶给喷出来。温体仁口才好,文采好,前面大部分的话语,不仅头头是道,而且还很有韵律感,大家听着的时候,甚至都跟着节奏晃脑袋呢。可最后一句话,在众人心中,同是一个想法:

    皇上年轻,经常有任性的举动,但也算可以理解。可这个温体仁就未免过分了,哪能由着皇上的性子来啊?噢,皇上觉得武定伯的名字好听,您就提议再起个更好听的名字啊?这不胡闹嘛!

    但想归想,曹变蛟的功劳大大,转赠爵位也是迫不得已,确实应该再封个伯爵过去,所以大家只是腹诽一下,就都不做声了。不提众大臣是怎么想的,单说小朱。

    “呃,如此甚好啊,温先生可有什么好提议嘛?”

    “回禀皇上,既然曹变蛟现在北海,臣想,便送他‘海会伯’吧,请皇上定夺!”

    “呣,海会?不好听,不过意头倒是不错,可总觉的那里不妥!”

    小朱还这瞎叨叨的时候,旁边贺逢圣急了,因为这个名号,是《封神演义》里面哪吒的封号,而且被温体仁给截了一大半,哪吒的封号称是三坛海会大神。

    “皇上,北海谓海而非海,岂能叫海会呢?”贺逢圣。

    “是啊,皇上,如今北海郡即将开府建衙,自古便有名不犯冲之例,曹变蛟终究是国家大将,爵位封诰不可乱来的。”郑三俊。

    “啊,好了好了,朕来定夺,北海非海,应了个海纳百川;重伤痊愈,可得一个‘福’字,便赐他‘百川’封诰,平日里可加‘福’名前。”

    “…”

    众大臣无语,别的好说,现在的‘百川伯’,将来的‘百川侯’,成为曹变蛟的封诰,没有任何问题。但皇上亲**板,允许同僚世人,在日常的称谓中,可以称呼曹变蛟为‘福侯’或者‘百川福侯’。这份优容,可谓是有些过了,但众大臣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大冷天的,还争什么争啊!赶紧回家是真的,于是由贺逢圣出面,立刻进行最后一个议题。

    “皇上,贺赞孙诚,联名上奏,说是征西军正在寻机接触瓦剌的小部落,一旦取得会盟之后,必会响应征北军的汇兵方略。”

    “好,贺赞、孙诚,果然不负朕的苦心,如此甚好!只是在这期间,征北黄得功他们,恐怕要艰难许多了。”

    “皇上,蒙古人火器粗陋,而大明的火器,运送又确实不方便,因此臣想,不如下批辎重,改换成铁甲吧。”

    “铁甲倒是可以,只是申甫赖火器成名,如果一旦断掉给养,朕恐怕…”

    “喔,启禀皇上,臣倒是有个主意,申甫虽是领兵的将领,但在他未达之前,便专研过火器,因此,只要给其原料,想来他会自行配置的,因此说:”

    “因此说,只送原料,不送成品,对吧?”

    “吾皇圣明。”

    “呵呵,列位卿家,认为可好啊?”

    “回皇上,原料可以分批运送,即便被敌人所据,没有配合之方,自是无用。如今天气干冷,当为良策。”温。

    “哪好,便拟旨吧。但有一点,同样是明年春庚之前,征西征北务必结束一切战事。”

    “臣等遵旨!”

    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大明君臣,忽然一门心思的想在冬季攻势中,结束战斗呢?

    原因很简单,大明再不停止战事,就真的快破产了,而且是国家破产啊!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家借贷借上了瘾头,居然整整借贷了3.2亿两白银,非但国家信用超越了极度红线,而且就是几家皇商的库存现银,也都告罄。

    本来商人的钱是最难借的,但因为国家现在施行的是皇商制度,就是说,皇商如果敢不借钱,国家会咔嚓一刀了事,世人不单不敢质疑,反而还会拍手称快。因为皇商,皇商,正是因为有皇上,才有了们。如今皇上为了国家四处筹款,而且还说明了是借贷,这要是再不出血,可就太不像话了。

    但强行借贷的行为,其实也隐隐埋下了矛盾,那就是皇商自身的定位问题。是继续当皇商?还是换个方法当官商?不过这个问题是后话了,而且现在还不是很严重,可以先放放。先说说这3.2亿两白银都干了什么吧:

    首先是1.9亿的承天府开府银,到位后,已经开始发放了;然后是奉天府的银子,因为沈阳被围困了2年,基础设施能保存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敢乐观估计。重建费用,加上将来的安抚银子,8千万银子,其实不多;接着就是庆天府的银子,现在就在巴山蜀水那里开建西南重府,可以说是百年大计。但既然是百年大计,银子也不用太多,1千万吧;然后就是为了移民山陕,而做的储备银子,3千万,也真是不多;其他杂七杂八的银子1千万。不多不少,刚好就是3.2亿。

    这么多的银子,是整整6、7年左右的国库收入,归还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必须尽快结束战争,以便把部精力投放到国内建设上来。否则,前线百战百胜,后方自我毁灭,这不成大笑话啦!至于归还的方式,放心,有小朱在,有温体仁在,那鬼点子是海了去了。

    南洋那边田家、康六彪搞得不错,很多小岛都被大明实际占有了。3.2亿的贷款中,以册封南洋小岛方式,偿还0.8亿的额度。接近40多个小岛,大约一个岛屿卖200万。这一下子就解决了1/4的贷款。对于这些海岛,当年曾提过封赏,但没说恩赐,所以必须出钱购买滴。一个岛就是一个独立王国,200万真的不贵。

    然后就是孝敬银普遍下调一成,每年大概500万两,但请注意,这条政策是不设期限的,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即便国家一分钱不还,皇商宗业勋贵这些人,也可以在64年后收回成本。更何况,国家怎么敢借钱不还?

    只是把这个孝敬银下调的比例,按15年期,进行了一次折算。也就是说,下调所得税的代价,是7500万两的还款额度。加上前面的岛屿折价0万,一共是1.55亿的国债,不用现银偿付。

    这就等于提前偿还了近一半的国债,虽说很是无赖,但现在国家是强势单位,有枪,有权,还有人民的支持,更占据了道德上的高标。所以出钱购买国债的这些人,扒拉扒拉算盘珠子,还算不亏。

    …

    好了,该回到洪承畴和杨嗣昌的斗法上了,孙传庭究竟想没想出解决应对之道呢?大计大计,究竟什么样的大计,才能既解救山陕,又能解救孙传庭呢?

    三天后,这个答案就揭晓了。因为杨嗣昌的弹劾文书,跟孙传庭请立新法的奏表,几乎同时递交到内阁这边。由于洪承畴之前的铺垫,已经事先与洪承畴取得默契的次辅周延儒,便是如此作答。

    “治安不好,如今国各地都是这个样子,为何非跟孙传庭过不去呢?李国用与王好贤,本是刁民,他们自相残杀,虽然耸人听闻,但听闻王好贤已经不知所踪,案情难明的情况下,怎好轻易定一省镇守的罪责呢?至于民论一事,多为发明而设,又岂能是罪过?”

    轻描淡写的三个反问,就把三条罪名给一一化解。而且现在国各地,因为征募民壮兴修道路的原因,流动人口非常大,所以社会治安都不算太好。陕西那边的狗咬狗,确实不能算在孙传庭的头上。

    “既然周先生如此说了,那便下旨褒嘉杨嗣昌关心国家,言不避同朝。至于陕西那边,下旨催孙传庭自省也就是了。”

    小朱也没太当回事儿,大明朝的臣子喜欢掐架的这一事实,映在他的脑海中,已经都麻木了。他说完,就顺手拿起了孙传庭的折子,孙传庭的折子之前内阁都看过的,因为提法比较新奇,大家也不好独自做主,于是今天文华殿君臣议政的议题,主要是孙传庭的三条新法。

    1.重申造册。

    地方政府每三年向中央造送‘鱼鳞黄册’一次,土地、人口、牲畜,连同官军、车骑、铳炮、兵刃之数,一并奏报,由户部和兵部的职方长官负责主管。说白了,就是在面统计的基础上管制刀具,逐步降低民间的武器持有比例。同时也是孙传庭送老长官一个人情,管的越多,权力越大,洪承畴也就越高兴,他其实也是一工作狂人。

    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现在新法太多,再不做面普查,国家就成瞎子了。

    2.山陕的土地只租不卖。

    山陕的部土地,任何人都不允许购买,只能以租用的形式公开向天下招租。这里的土地,包含矿山、农田、河流。只要预交一部分‘定金’,就可以得到选中的土地。每年负担正常税赋的同时,还要缴纳租金。至于之前的定金,就算保证金了,先交给国家做公共设施的建设,然后以逢十抽一的方式,每十年偿还一次本息,一共6次,换算成公式就是:

    返还本息=[累计税赋+累计租金]/10。

    如果到租用期满,[累计返还本息预付定金]0,差额部分2,以现银方式一次性给付归还。而且孙传庭为了讨好皇帝,专门引用西历来计算租期,租用期是61年,也就是按照西历计算的1699年12月31日为终止日。

    这个方法好就好在,因为是租地而不是买地,所以价位更加便宜。同时以租地的形式,还把开矿权下放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加移民的数量,同时因为税赋和土地租金,每十年返还一年,这就等于提高了采矿的收益。只有持续降低价格,提高收益,才能增加投资移民的数量。而且这个法子也使得国家的根本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毕竟土地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里,等于做了一个无本买卖。

    如果此法通行,则山陕之局确实见到了曙光。因为等于国家为了安抚山陕而借贷的3000万,可以挪用了,这一进一出,影响确实太巨大了!

    3.推广警哨。

    孙传庭的耳朵,不是被杨嗣昌给气聋了嘛,所以他为了方便公务,特意寻人做了几个哨子。就挂在府衙前‘鸣冤鼓’的旁边,只要有百姓想鸣冤,直接吹哨子就可以了。这就保证了孙传庭可以及时审案。

    现在鉴于国严峻的治安形势,孙传庭以推广警哨为契机,正式建议国家完善警察系统。正所谓‘高破案率不如低发案率’。如何将发案率的降低?两个法子,一个是警告,一个是监察。这才是警察二字的真实含义。

    先谈警告,这个时代里,犯罪成本是很高的,从上往下依次为:族刑、死刑、徒刑、流刑、仗刑和罚刑。所有这些判罚,都属于预先的警告。

    再说监察,报官抓他,击鼓鸣冤,都属于民众自发的,提请政府进行案前监察的方法。那么,报警,真的管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一个前提保障,那就是警察不会不作为。邻居家吵架,如果咱跑去报警。警察会不会骂一句‘多管闲事’呢?对于真正成熟的‘警察文化’社会中,这样的警察,即便不以‘渎职罪’被起诉,也应该以‘不作为’被清退。

    让民众养成依靠警察来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警察行业的规范化操作。而一旦‘有事先报警’成为社会传统后,社会治安,也就成为理想社会的文明标准了。

    中国老百姓是习惯于寻求官府帮助的,但通常是事发之后,跑去拦青天大老爷的官轿子。所以,借着警察系统的改制,来完成事前求助的历史变革,是历史性的一次改革。由此可以看出,孙传庭要远远比眼前的崇祯皇帝更贴近一名穿越者。

    孙传庭还亲手描绘了几份‘哨子’的图稿,材质分别是金、银、铜、瓷,利用‘鲁班锁’的原理,可以分开拆卸后进行清洗。铜哨和其他三哨略有不同,铜哨中间,会增加一个小小的铁粒,吹起来,尖锐刺耳,传音效果极强,而且分‘警用’‘民用’两种。金、银、瓷哨则完中空,声音也不算太刺耳,并且部是民用哨。

    这两大类哨,是不同的应用途径。铜哨是给捕快和老百姓用的。金、银、瓷哨,则是给拥有‘小资情调’的人群使用。

    老百姓遇到突发事件后,会吹起警哨来达到报警效果,如果附近有警察在场,听到报警的声音后,会即时吹起回应哨音,这种尖锐刺耳的哨音,对人类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只是有一点,这个时代的审美观点,对‘大’和‘权’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警用哨,被进行了增项设计。警用哨被最终确定为五寸长短,尾部还拥有一寸粗细的小喇叭。吹起后,受听者的耳膜会瞬时失聪。在这点上,孙传庭很不人性化啊!

    内阁对于通过警哨来稳定治安的创意,是同意的,而且大家看到皇帝也很喜欢这个法子,连忙建言建策,进一步完善了孙传庭的方略。因为拥有了报警和响应的举措后,就需要对警察系统,进行细化了。狱卒、差役、捕快、仵作、捕头、典史、都头、总捕头、卫所、锦衣卫,是目前的警察系统。算的上很完善和面了。

    大家基本上不想大动,只是顺应皇上的提议,把名称统一改换成警察,然后把卫所军系的兵卒,拨出十分之二的份额,作为重装警察的补充警种。同时,锦衣卫作为最高级别的警察种类,被正式划分出来,调归刑部协同管辖。

    自此,锦衣卫的功能,正式被划分为三个不同功能的部门:

    皇家、刑部协同管辖的锦衣卫警务司,属于刑事警察的最高机构;

    皇帝、兵部、五军都督府协同管辖的锦衣卫巡捕营,属于卫戍区重装武警的战斗序列;

    皇家直接掌控的锦衣卫缇骑所,属于禁卫军及国内情报部门。至此,中国的内政序列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力部门。

    因为刑部在十三清吏司之外,还有一个司狱厅。所以,警察系统改制之后,刑部下面,自然增设了一个警务司。将司狱厅一同并入警务司,官职为警务总长,官衔为正五品,同十三清吏司主事同品。

    温体仁还提出了一个轮值民警的概念,就是从老百姓、里长、保长这样身份的人群中,挑选自愿者,每60个时辰,就是每5天60个时辰。要担任1个时辰的民警工作,工钱是每次60个铜板,每月360个铜板。还不错,属于高薪了。

    “皇上,天干配地支,向有六甲旬之谓。故此种轮值民警,当称之为六甲旬警。”

    “巡警?好啊,那就把前面的六甲去掉,就叫巡警吧。”

    唉,鸡同鸭讲,在眼前的这位皇上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巡警的名称,就这么定了下来。一旁的贺逢圣眼见首辅温体仁有点晕,连忙接过话头。

    “启禀皇上,传庭三策,应先于陕西试行,待战事结束,仍要续定3年之期,方可逐步推广国。”

    “呣,却也老成之举,朕准了…”皇上高兴之余,又进行了一次擢升操作:“…这些新政,于国于民,至为重要,因此陕西之局,不可不慎,那便下旨,开建西安府衙,命孙传庭为西安府尹,位与诸府尹同列。等内阁亦要多多帮衬督促才是,切不可误国误事!”

    “臣等谨遵圣喻!”

    至此,陕西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特区。但没过两天,小朱有点琢磨过劲儿了,连忙又重新掂量掂量杨嗣昌的折子,他其实也明白,同样的事情就看怎么说了,不同的说辞,效果会截然相反,杨嗣昌是他很器重的文臣,现在的内阁中,对大杨的观感未必就会好到那里去,如今大杨弹劾的人,反被提拔了官职,如果不出面安慰安慰,对大杨是没什么好处的,于是赶紧追了一道内旨出去。

    “如若没有杨嗣昌的秉笔直书,朕又安知传庭之才?钦赐嗣昌‘士责搁笔’一架!”

    ‘…’

    知道这个内旨后,很多人都无语。唯独洪承畴心中窃喜,‘士责搁笔’再是风光,估计杨嗣昌这个小子也得气个半死。

    ……

    注:

    因为属于支线中的支线,简单介绍一下也就是了。

    1.孙传庭接到左良玉的提醒后,气的耳朵竟然好了!但毕竟身体不行了啊,得到洪承畴的指点后,高兴之余,居然又聋了。

    2.丘慧荣和左梦庚这小哥俩,瞒着孙传庭刺杀了王好贤,不仅是王好贤,一夜之间,大牢之内的于弘,于志等人,也都一夜毙命。对外宣称是兵部提刑,连夜缉走。只有人证湮灭,铁案才能变死案。

    左梦庚与左良玉是不同的,左良玉是出身微寒,做事情的时候,多少有些顾忌,而左梦庚是从小含着金钥匙的公子哥,做事情没有太多顾虑的。

    3.丘慧荣和左梦庚的身影,还会继续出现在本书之中的。左良玉因对不起丘磊而照顾其子丘慧荣。而丘慧荣却因自幼被左良玉抚养,一生只忠于左良玉父子。

    4.侯恂就是明季四公子侯方域的亲爹,吼吼!

    5.杨嗣昌、左良玉、孙传庭之间的恩怨纠缠,本书基本保持了原貌,略有交叉和时间上的错落,但不影响大局。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