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十二章:辽东渴望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等退到文华殿议事,内阁九卿等人的眼神还有些迷惑。想来对互为翁婿一事,还没绕明白过来。

    小朱趁热打铁,赶紧跟内阁说的再清楚一些:

    “后金那边,多有我大明的子民被裹挟成为奴隶,如果咱们不做打算,投降后金的官与民,还会陆续增多。此消彼长,对大明不利。只有借此口实,告诫我大明的官民,切勿沦落蛮夷之手,遭受**、不伦之苦,才是正理。”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大家立刻明白小朱的真实意图了,就是造谣也要让百姓和官吏们知道,后金那边可是个火坑,千万别跳进去。更何况,这份口实,还真真确有其事。

    这个‘重担‘,最后落在钱谦益和温体仁的身上,他二人分别负责一南一北的宣传。呵呵,只有竞争才会出成绩嘛!

    这些宣传事宜很快就定了下来,大明君臣都非常郁闷。铁山那边的战略布置还没定呢,皇上却闲极无聊,在人家后金结婚习惯上大做文章,大家心中还是比较别扭的。

    小朱很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为了让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敌对心理,对于目前的辽东局势,是非常必要的。

    没过几天,大家为了调整心态,都针对卢象升的奏报做了一个辩论,不是争论,也不是讨论,而是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打仗究竟为了什么?

    这年头,打仗有n多的理由,什么征讨不臣,什么收复故土,什么仁兵讨不义,什么正道伐荒蛮的,看着一个个倒是挺精神的,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广泛舆论上的支持。

    婚姻不伦是小朱提出来的,叫大家在口头上表示反对,却乐于在情感上接受。而卢象升的观点,叫大家在口头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却又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

    卢象升说的太直白了:“打仗就是为了获得巨大的木料,好做更大的海船,好赚更多的钱。”呵呵,这对于一直以清高标榜的中华文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触动。这些读书人虽说想辩论个清清楚楚,但这个问题注定要变得走入歧途。

    因为辩论,所以影响深远,因为影响深远,所以众人皆知。在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清楚此次辩论的来龙去脉之后,卢象升的‘战争为了海船龙骨’理论,竟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幕后推手,就是皇商系!

    铁山有铁,白山有木,朝鲜有粮食,后金有黄金,黑水有东珠,辽东有人参。思想理念上的辩论,非但没有获得任何的进展,一系列相关的战争目的和利益,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说白了一句话:“打仗就是为了获得收益,战争胜利意味着赚钱。”

    嘿嘿,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不是什么伟人推动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恰巧成为了社会前进一个--绿@色#小¥说&网--。

    群臣们,眼见辩论不会有结果,他们自己反而将被带入沟儿里,于是他们及时的开始了打岔的行为——联名上了一份奏报,希望对军队系统,做一个小小的调整:

    因为之前钱谦益一揽子整顿战斗系统的工作很繁复,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没折腾利索。

    当初定下天津武备学堂的名称后,将军事教育与军事战斗互相拆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勇卫营作为单独的战斗序列,从武学中划分出来。

    武学只管教学和培训工作,不再担当战斗序列的任务后,就牵扯到谁来指挥的问题了:

    勇卫营作为战斗序列,其归属正式划并到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帝这权力层面上。

    群臣的意见也挺实际:武学改革之后,除了现役军官的提高教学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娃娃兵的训练。这些训练出来的娃娃军,就需要独立组成军队,一方面互相熟悉,配合起来没问题。另一个方面,这些娃娃军如果被安排到老兵横行的‘老营’去,除了添乱,估计不会有什么好处。

    前段时间唐栋领着娃娃军去杨嗣昌那边效力,效果非常好,所以娃娃军的指挥权归属就显得很重要了。于是这些娃娃军就正式建制了,直接划归皇帝亲兵五军营系列,一同拱卫京师。

    年初的时候,京师三卫三营的定员是21营8.4万人,其中锦衣卫是8个营的建制,而勇卫营、忠卫营、神机营、三千营的建制都是3个营。

    只有五军营因为李邦华处理的手段过于激烈,造成这边只保留了中军一营4千人的建制。

    现在好了,在群臣的一致同意下,将唐栋的娃娃军并进五军营,成为前锋军。并且给五军营做了一个定位,将来还是按照五军2万人来进行编制,只是其中只有前锋军、中军,这两营做为战斗序列保留下来。

    另外的左捎军、右掖军、金吾(五)卫军,则做为贵族子弟挂虚职的建制,不用参加战斗,只是作为军中经历来计算。这么安排的目的也是为了平息一些勋贵的不满情绪。毕竟李邦华的手段太激烈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为了保护李邦华,也要这么干滴。(人走茶凉是中国官场的特点,历史上的李邦华,在离开治理京师的岗位后,立刻遭到打压,最后含恨而死。)

    五军营左捎、右掖,加上一个金吾卫,名字都很好听,听着也提气。总计还有12000人的建制,就可以安排12000个贵族子弟,这样一来,勋贵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舒缓。

    另外,勇卫营现在最是能打,又因为三个营的建制还没满额,所以主官暂时不定。逢战事,可由皇帝会同兵部共同拟定主将人选。至于说日常的管理,则安排四年的武举进士陈起新领游击将军衔,兼指挥使军职。

    陈起新在辽东、东江两个军系中都干过,虽说都是低级军官,但其能力、背景和人品,都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所以,这个任命没有任何的问题。

    能在辽东、东江这两个军系中,同时获得正面的评价,是很难得很难得的‘奇迹’了,所以,小朱对这个陈起新,还是比较看好的。

    由此,大明军队的建制得到彻底的统一,最小的战斗单位是营,每营4千人,设指挥使或者都司,分前、后、中、左、右五哨(又叫做壹贰叁肆伍哨)。每哨8百人,设都司或把总,分壹协、贰协、叁协、肆协、伍协。每协160人,设把总或巡检,分3队30伙,每队50人,每伙10人,分设队正、伙长。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事件接着又一个事件,层出不穷的跳到的面前,给一种充实的生活假象。

    军队建制的问题搞定了,心态调整之后的大臣们,兴高采烈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辽东战略,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了。

    ......

    这里应该把东江的背景资料,做一个总结归纳了:

    皮岛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地理位置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号称孔道。

    皮岛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此刻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喧宾夺主,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

    皮岛横约八十里,逃到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所以朝廷才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做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

    (注: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但其实是错误的。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现在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地方。)

    现在,铁山一带,仍然是后金天下,由于汉民天生的求安稳心态,造成毛文龙和后金在抢夺农耕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六开的情况,铁山一带,依附后金的汉民越来越多了。

    鉴于此种情况,大家都说应该打下铁山,打下铁山,对于同后金争取汉民的依附,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再不打铁山,朝鲜就跟大明掰面了,要是失去朝鲜的支持,那大家都赶紧收拾收拾准备滚蛋吧。

    更何况,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正视战争资源的问题了。铁山是浅层铁矿山,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随便找些工人,不用过多培训,就可以取得铁矿。

    由于炼铁的粘土,只在金州的大连一带出产,所以,辽东冶铁工业,对铁山和大连两地的依赖是明显的。

    铁山无论如何都要打的,即便拿不下来,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金开采铁矿的数量。

    ……

    再说说辽东一带的大背景:

    为了得到冶炼必需的粘土,金复二州的守将刘氏五兄弟,最近的防守压力,陡然增大,后金和科尔沁等部落联盟,蒙古又缺铁,后金政权对于冶铁的需求,已经增大到极限,如果能尽快得到大连,就可以缓解铁器上的供需矛盾。

    因此,攻打金复二州的兵力越来越多,其主将甚至已经是后金成亲王岳讬了。

    祖大寿在盖好第十一个藏兵堡之后,济雪十一星堡,已经成为锦州外围、沈阳西侧、科尔沁南侧这三角区域中,最坚固的手筋了。并且,如何在济雪十一星堡所围下的大空中,组织人力屯田垦荒,也是袁崇焕一贯坚持的战略拓展计划。先钉下钉子,再围绕钉子建设自给自足的根据地,逐步蚕食并最终平定后金之患。这就是袁氏战略最根本的核心。

    无论对任何一家来说,济雪十一星堡都不容有失,谁也不能犯任何的错误。祖大寿一脉相承了袁崇焕的战略思想,他的防守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当然,镇海水师的辅助是巨大的,依靠大凌河的水域,十一星堡之间,可以相互调防,还可以调剂食品、弹药等战略物资。所以,两年来,后金已经默许了这样的对持态势,利用莽古尔泰的两蓝旗,始终监测着济雪十一星堡。利用岳托的厢红旗,牵制住毛文龙的镇海水师。

    ……

    要打仗了,打仗对于小朱来说,唯一可清楚把握的,就是花多少银子的问题。

    钱谦益、孙承宗、梁廷栋、温体仁、毕自肃以及前两天刚刚写好奏报的毛文龙一起,国家的军、政、财三个口儿的六位大臣,共同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其作战计划竟然很简单:.

    1.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大明东江镇总兵官,东江镇也正式成为涵盖皮岛、金州、复州、半个铁山、半个威海卫、半个天津卫的大镇了。其范围、作用都九镇相仿。因此原来大明的九边叫法,正式更改成大明十边。

    2.刘兴祚五兄弟固守金复二州,调孔有德的水军、尚可喜的步军、陆继盛为副将,毛承禄为总兵官,一共是八营3.2万人力攻取铁山。

    攻下铁山一带,利用汉民的情结,如果愿意返乡的,就号召大家返回山海关内,或者辽西(这里专指山海关外宁锦一带),由袁崇焕负责安排他们屯田安家的事宜。

    不管刘家五兄弟还是金复二州,都是毛文龙的看家班底,无论如何,毛文龙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也是他赞同孙承宗,或者说被孙承宗说服的根本原因。

    3.调耿仲明的骑兵去辽东,会同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人,出兵骚扰广宁地区。以配合铁山那边的攻势。当年围城大凌河时,毛文龙的东江镇配合攻势,帮祖大寿解了围,现在的祖大寿也到了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了。

    4.大同、宣府、偏头等北三关,加上京师的三卫三营,分别抽调兵马,一起出龙井关,辽西蒙古各部,愿意跟大明的,封王赐银。愿意跟着后金的,就打丫的。现在的朵颜西南十九家,和朵颜西北十七家,都是大明内部一厢情愿的叫法。只有通过一场有效的战争,才能敲实了。才能从实质上,确定辽西蒙古各部的势力划分。

    5.由曹文诏主理,舒烨稷来担当牵线人,将大明淘汰的火铳、火炮少量输送一些给林丹汗,条件就是:林丹的察哈尔部落,对科尔沁施加持续的军事压力。没有诱饵,是调动不了林丹汗的。铁甲、兵备、火器火炮的诱惑还是比较大的。

    方略的最后,是做出规模限定和给出时间表,攻取铁山,随时都可以,只是鉴于东江镇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因此别催促的太紧,反正肯定打就是了。

    至于时间嘛!准备在明年夏天,也就是崇祯七年的夏天,同时在铁山、辽东、辽西三地发起主动攻势,只是这三点的战斗规模,一定要做好控制,切忌将战争规模无限扩大。有限打击的战略计划,大明内部各方都是能够接受的。

    再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就积极筹备各方面的战争准备工作。因为一场战争,无论大小,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人逼着仓促应战,也没多少人求着您打架,您再不好好筹谋准备,想干嘛啊?什么叫狮子搏兔?为什么要狮子搏兔?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喽,所以,需要决策层既要有伟大的决心,也要有伟大的耐心。二者缺一不可。

    ……

    但因为这事儿抻的时间确实太长了,以至于毛文龙升任东江镇总兵官之后,还是遭受到言官们的弹劾。毛文龙一怒之下,写了一个表奏报上来。其中有一句惹事儿的话:

    “辽事,除某家外,唯只有圣上、孙辅能明。谁若多言,可令其领兵出战。”

    呵呵,连袁督师都只是以防为主,谁还敢冒进出击?不过这小子如此张狂猖獗的言语,却不能令言官退缩。为了平息这件事儿,也是为了敲打他,小朱在陈子壮上书弹劾毛文龙这些狂悖之语的时候,顺水推舟的把毛文龙骂了一番,并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老毛立刻老实了不少。但孙承宗还是照顾了一下毛文龙的情绪,在辽东战略定稿的时候,特意叮嘱大家:

    “铁山一役,事关局,牵一发而动身,是以不可不谨慎,催促过急,反不利前方将士的士气,因此,可暂定一年为限,以留给东江文龙部充裕的时间来攻取铁山。”

    这份最终的战略计划,是孙承宗主笔写出来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他不但明了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遏制后金的方法,还知道国家的财政虽然改善了许多,但仍然经不起一次惨败,为了避免惨败乱局的可能,他只好提出这个韬光养晦的法子来。

    促使老孙做出这个计划的,还有一个原因:据后金那边传来的消息,皇太极正在拟定新的策略:借道科尔沁,征服漠南蒙古。

    只要统一蒙古,大明前期的一系列举措,就都白玩了。北方长城绵延万里,谁敢保证没有疏漏?蓟辽这么多年,不也出了个洪山口吗?还险些为此把袁崇焕的命给搭上。

    只是因为后金的战争准备还没到时候,大的战役才一直没有开始。所以铁山一带的攻击必须加快了。一个大佬,连自己的小弟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国际影响?无论是察哈尔还是朝鲜,现在都是大明的跟班。两边都应该保护保护。

    …

    “好吧,准奏吧。”

    其余内阁都乖巧的没再多言,小朱也就顺利的批准了这个计划。虽说小朱其实很怕打仗,但眼见准备多年的铁山攻势,事到临头,仍然要再等一年才可以实现,心中还是略感失望。

    “皇上,”温体仁究竟是机敏滴,连忙出言捧皇上。“越勾践卧薪尝胆、汉高祖明修栈道、刘玄德韬光养晦,这都是帝王基业啊。”

    “呵呵,温先生过誉了,对了,那林丹汗这边的军备,该如何处置呢?”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向来连铁刀、铁枪都不敢卖太多给他们,现在竟然要把火枪、火炮送过去,这胆子太大了。

    “启禀皇上,元年时,皇上曾与毛文龙一份旨意,应允其可以将军中淘汰的火铳、火炮贩卖给朝鲜。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军中淘汰的火器却越来越多,留之无用,回炉耗财,不如一并外销,还可以换取马匹、银粮等物。”

    这是老徐的意见,其实也是大家的共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

    “皇上,火铳、火炮,均需要弹丸方可行大威力。如今,军中汰选的火铳、火炮,形制繁杂,又多磨损,我大明可先卖火铳、火炮,再择人教授使用的方法,弹丸则定量互市。”这是老钱的主意。

    “钱相所言极是,再则,可命舒烨稷派人监军,凡与八旗战耗,按一对一的比例贩卖补充。凡内讧战耗,按一对一成三的比例贩卖补充。”周延儒的主意。

    呃???周延儒话音一落,小朱他们君臣都有些发呆,这怎么回事?周延儒不会说错话了吧?周延儒见大家这样表情,得意的晃了晃脑袋,接着说道:

    “皇上,各位大人,在下的意思很简单,那蒙古终究非我族类,上次与八旗之战,也未能超过咱大明多少。如今,若是催促过紧,反而容易激发他们对大明同仇敌忾的心气儿。不如鼓励林丹汗清除异己,这样,即可以拉拢林丹,也可以让他们尽力牵制八旗,还可以令其自耗,不再对大明形成威胁。此可谓一石三鸟。”

    呵呵,够阴险,明明希望人家给咱当枪使,但却不明说,还找各种机会让对方玩自残,同时,又通过弹药补给来牵制对方。怎么看,都是完美的计策了。

    “皇上,周相所言,臣附议。另,臣想,弹丸补给,应控制在三月之定量。”这是孙承宗的的建议。

    准了,准了。这些政治家、阴谋家、战略家的多条建议,小朱怎么看,怎么喜欢。准了。并且,这次的圣旨,是以内旨形式发放,亦即是说,不对外公布,直接发舒烨稷那里。让他参考行事。同时,除了皇上的行宝之外,体内阁也都联名签署。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舒烨稷的这个任务,多少上不了台面,一旦将来有言官弹劾,由体内阁出面摆平。

    只有将内阁绑在一起,将来才不会出现什么麻烦。杨鹤、成基命二人,对这条计策倒是举双手赞成,在他们看来:

    “君子行为,那是对于大明子民的,对于异族,不需要考虑太多,怎么卑鄙都成,只要能符合大明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成。”

    呵呵,和蒙古、后金纠缠这么老些年,他们早被磨出火来了,不找机会修理修理就不错了。还顾的上君子正道?那就太迂腐了。

    呵呵,这时候的二老,根本和迂腐毫无瓜葛。

    杨鹤、成基命在蒙古问题上的开通,令国家的计划进展很是顺利。但当小朱看到徐光启上报的火器明细表时,头又疼了起来。

    首先就是这些火器的名字,乱七八糟,语意不清,光弄明白这些事情,就废了他三天时间。然后就是火器的自身价值,这些火器虽说是军中淘汰的,但其价值是无限的,里面包含了十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平白送出去,还真心疼。虽说是对方用皮毛和良马来兑换的。

    再有,就是这些火器的易货贸易,意味着大明改良武器的生产,必须拿到日程了,否则,朝鲜、蒙古的火器如果和大明军队相近持平,对于国家的安危,是绝对不妙的一个消息。

    这样就牵扯出来军工生产的问题了。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