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八章:东西之争(上)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巡城的结果还算不错,中外都对‘投石钱、断生死’一事感到很新鲜。就连刘宗周也上表言明:

    “虽嫌粗陋,诚决断之良方。虽小民以援,不失人心圣礼!”

    小朱歪着脑袋看了半天,才琢磨明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进而没把鼻子气歪了,明明是刘宗周挑选这么个案例叫皇上翻案的,好么,现在又跑过来讲什么顺应民意。切,老榆木疙瘩。懒得搭理他。

    见小朱嘴角一歪,在这冷笑,张彝宪凑过来了。

    “皇上,臣有一事儿,不知当讲不当?”

    要说,内廷的这些人,坏脑筋的不少,但像张彝宪这样坏的还真不多,名声这么臭,随时可能被小朱踢出去背黑锅。偏偏这小子不安份,有事儿没事儿就过来给小朱瞎出主意。

    要说也怪难为他的,他是小朱和礼妃的亲信,除了小朱他们俩,他不可能再找别的靠山,只能尽心尽力的帮衬小朱。

    但最关键的是,张彝宪这小子一肚子的坏心眼儿,满脑袋的馊主意,小朱其实挺烦他的,但这小子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皇庄红白薯的生意经,被他打理的确实不错。所以,小朱经常把他往外赶,省的动不动就给小朱瞎参谋。

    但最近刚巧农事不忙,他以伺候阿萝为由头,跑回来了。

    “说吧,少跟朕酸文假醋的,当讲便讲,不当讲,就去伺候礼妃去。”

    “嘿嘿!”

    张彝宪谄媚的一笑,连忙继续说了下去。

    “皇上,毛文龙前些年,险些被袁督师给杀了,就是因为他持功自傲。但这些年,他主理镇海水师之后,权力、兵丁都比以前多了许多,相反,其气焰反倒下来了,皇上可知为什么?”

    张彝宪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小朱一看他这满脸的奸臣相,就知道他一准是早想好腹稿,跟他这打镲呢。于是小朱用茶杯盖轻敲了一下他的脑门。

    “少来,赶紧说就是了。”

    “嘿嘿,谢皇上。”张彝宪嬉皮笑脸的接了小朱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便是因为海上有福海,陆地有天雄啊!辽东袁崇焕那边治不住他,但福海和天雄军却绝对可以吓唬住他。使其如头悬利剑的猛虎,再不敢咆哮山林了。皇上您想,如若提拔洪承畴、杨嗣昌的同时,再安排与之相应的人员,对其制衡,吾皇便高枕无忧了。”

    “是说?”

    “回皇上,杨嗣昌曾为廷讲,督导吾皇精研六艺,帝师之名早天下皆知。其父由外抚入阁,历事三朝。父子同沐圣恩,时日久了,就怕有人瞎叨叨!”

    “切,朕看这瞎叨叨之人,除了张彝宪,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心中却动了动。毕竟只有平衡,才是根本哩。更何况当初的杨嗣昌,好像就是因为太狂,结果把左良玉生生给得罪了。看来张彝宪的提议,确实应该考虑。

    凝神一看,见张彝宪这个小子,正笑眯眯的望着小朱呢,想来,这小子对于说动皇上,是有绝对信心滴。于是小朱只好接着问道:

    “那如果朕把卢象升提起来,李邦华也外放的话……?”

    “吾皇圣明,小的正是此意。”

    “可是这样一来,朕是不是过于弄机了?久之,恐怕会寒了底下人的心啊!”

    “无妨的,皇上,现如今国匪患未净,边事吃紧,事急自应从权。皇上可下旨言明,之所以这么做,是仿九边定制,重举五军都督府旧例,于国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军都督行府衙。洪承畴主西、卢象升主东、杨嗣昌主中、熊文灿主南、李邦华主北。这样,可安世人之口了。”

    哦,这应该是后世大战区、大军区的雏形。而且现在小朱手中的人力很丰富,随便扒拉出一个来,就是文武才,忠君清正的君子。既然手中的人力资源这么厚,的确不应该太闲置。加上张彝宪提的这几个人,也是该提拔提拔了。

    “大宪啊,是个好人啊!”小朱实在是没什么形容词了,只好说了这么一句。

    “谢皇上,谢皇上!”估计他也没什么词能表达激动心情,也只好回这么一句了。

    “对了,咱大明历来有丹书铁券,回头,让王坤设计一个规制出来,朕专门赏给们这些内廷之人的,明白了吗?”

    “小的明白了,小的明白了。”张彝宪高兴的快昏过去了,丹书铁券就是世袭爵位了,有了这玩意,将来除了小朱之外,不会有任何人能动他了。加上内廷今后再有人获赠丹书铁券,也要感激他。可以说,将来,他将成为内廷活神仙了。

    ※※※

    接着就是跟张彝宪聊各个军区的人员搭配问题,这一聊,就整聊了一晚上,期间有一个插曲。曹化淳、王承恩等人对于小朱的生活起居是非常关心,只是关心的有些过了头。

    阿萝和小朱的感情最深但身体不好,小朱很久没找她去了。

    筱筠是宫女出身,本质淳朴善良,年龄也最大,比皇太嫂懿安皇后都大。因此在宫里人缘最好,但似乎不能生育,所以将来她的地位也将最低。

    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公主,地位最尊,但和小朱的感情最淡。

    袁妃和小朱的感情一般,儿子又成了天主教徒,因此,她的位置很是不尴不尬。就是这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小朱的夜生活已经非常非常枯燥了,经常是孤枕而眠。

    眼瞧着九五之尊的夜生活质量下降,作为体内廷的这些人来说,如何丰富皇帝感情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绯儿现在是可见的最佳人选,跟小朱时间很长,从小看她长大,性子很刚正,对原则问题的把握很有主见,宫里的人缘也非常不错。但在名字上,产生了一些障碍。

    朱家皇室起名的规则,是先按字辈谱来排第二个字,然后再按五行相生,来排第三个字的偏旁,所以,小朱的名字朱由检,便决定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妃嫔的名字问题。

    小朱的名字是木字边,所以小朱的四个老婆的名字,不是草字头,就是竹字头。花草配神木嘛。绯儿的名字是小朱起的,不能更改,她的名字是绞丝旁,对小朱来讲,不是太和。

    所以,内宫这些宝贝儿们的脑袋瓜子,开始了毫无必要的空转。空转的成果,竟然给小朱找到了一个小太监,名字叫做孙茂霖。

    这孙茂霖,年龄只有14岁,因为是自小就去势的,声音细细的,长得也跟女孩子一个模样。唱念做打,形容举止,也是一样。如果不是事先告之,小朱真就能把他当女孩儿来看。

    就在两天前,孙茂霖正式成为了小朱的长随。

    他们选派孙茂霖做小朱的长随,其目的很简单,皇上不喜欢增加妃子,那么,增加一个娈童吧,反正这孙茂霖除了不能生孩子,跟女子没个两样。名字也很合适,不是草字头,就是雨字头的。

    靠,这他妈什么跟什么?

    小朱和张彝宪聊天的时候,那个孙茂霖竟然颦婷婀娜的三次过来,催促小朱他们早些歇息。张彝宪知道这其中的底细,不敢太得罪孙茂霖,但小朱却不能不冷下脸,让他出去。

    不成想,大清早的,孙茂霖竟然哭天抢地的寻死觅活,乾清宫外,一群人都在劝。

    “孙姑娘,可莫要再哭了,哭坏了身子,就不好再伺候皇上啦。”

    “哭要是能动天,便就让小女子哭死算啦!”

    要说,这个事情还是怪小朱,原本他知道后,当时就想赶这‘姑娘’出宫去。但小朱可怜他,毕竟从小就当姑娘来养活,身子也没力气,又净学那些女红、乐舞之类的东东,心理还不健,放他出宫,能善终才怪。

    这样的事情在小朱看来虽然太过变态,但又不好驳了王承恩等人的面子,只好让孙茂霖和绯儿搭伴来做长随。

    像孙茂霖这样的太监,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历朝历代都有,现在让小朱赶上一位,您说,小朱该怎么办?人家已经够可怜了,小朱不能再撒把盐吧?

    “好了,好了,大清早的,死啊活啊的,就不怕不吉利吗?”

    还没等小朱出面,绯儿的声音响了起来。

    “绯儿姐姐,咱们都是姐妹,也不帮帮妹妹吗?说,我可怎么办啊?”

    “哼,怎么办?青灯一豆,诵经一世,不就结了?人家是万岁爷,对可算是好的呢,也没瞧见咱们这万岁爷,对别的女孩子像对似的。”

    得,听这话口儿的意思,孙茂霖是吃张彝宪的干醋,绯儿这小妮子呢?竟然在吃孙茂霖的飞醋。小朱连忙跟头把式的冲了出去,还穿着中衣呢,这大冷天的,唉。

    “好了,好了,们两个不要闹了,还有们,都散了,都赶紧散了。”

    转身,看着‘梨花带雨’的孙茂霖,小朱不得不强迫自己放缓了声音。

    “茂霖啊,看看,朕还没更衣呢,朕还要上早朝呢,先别哭了,好吗?”

    “皇上!”

    望着眼前这个‘娇羞痴憨’的怪物,扭头又看见绯儿气哼哼的离开。小朱不由得心中大怒,

    ‘王承恩,曹化淳,们两个干的这叫什么事儿?’

    在往皇极门去的路上,小朱悄声问李凤翔:“谁最先找孙茂霖的?”

    李凤翔表情严肃的回答:“曹公。”

    小朱再问:“王师傅是个什么态度?”

    李凤翔表情尴尬的回答:“赞许有加!”

    小朱心中揶揄:‘呸,还赞许有加?们真是不给我省心’。扭头看了看,无论是王承恩,还是曹化淳,甚至连杨春这样没事儿就往小朱身边晃悠的主儿,现在都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小朱咬咬牙,对李凤翔说:

    “去告诉王师傅和曹大伴,孙茂霖的事情,他们给我想个法子出来,听明白了吗?”

    “请万岁爷且放宽心。”瞧见没有?这位还跟小朱这转词儿呢。

    眼见进了皇极门,小朱也就不好说什么了,落座御案之后,小朱忽然发现,底下的文武群臣,神色都有些怪异。难道消息这么快?

    当然不是,他们神色的怪异,是因为一个布衣书生的上疏。

    崇祯元年,小朱因为想知道后金的土地,有没有同样受天灾的影响。所以交代过钦天监的人,收集一些天文人士,一起勘察一下后金方向的气候,后来在崇祯二年(1629),小朱当时因为后金入寇,忙得脚打后脑勺儿,这事也就放下了。

    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徐光启在当时战事吃紧的情况下,非常不识时务的提出了一个计划,修历。

    历法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精密的多学科复合体系,他包含了数学、天文、物理、测量等多种科技在里面。

    但一来是这几样小朱都不懂,二来当时实在是繁忙无比,想也没想,就亲笔批准了徐光启的请求,当时好像还说了一句话

    “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1)

    但因为当时太乱,既没听老徐细说,也没给他拨银子,之后也就忘了个干净。好在这个时代的文人,最容易的一件事情是借贷。好像根据大明律,借给文人的银子,可以相应折抵税款,呵呵,明的祖先够猛的,什么都敢应下。

    于是,老徐奉皇帝旨,在钦天监开设了西局,又于1629年~1632(崇祯二年-崇祯五年)年间,由徐光启牵头,他的朋友和学生,李之藻,李天经,先后以西法督修历法。其间任用范西礼带过来的各国番夷,汤德(若望)(德),罗雅谷(意),龙华民(意),邓玉函(德)等开始编修《崇祯历书》,目标是137卷。

    现在是崇祯六年刚开年,老徐他们的书稿写的基本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斟酌字句,考证校对了。

    老徐说过一句名言,可以说,这句名言是华夏历史上,最闪光的名言之一。徐光启在1629年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出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真是斩钉截铁,字字有力!以翻译为手段,以超胜为目标,这是何等气魄,又是何等雄心!

    所以,小朱对老徐一直很敬佩,这点大家都知道。但不成想,有个人偏偏对老徐不感冒,而且这个人还是个布衣。

    魏文魁,湖北人。和他的学生薛凤祚一起研究历法,写了《历元》、《历测》两本书,献给朝廷,书中直接反对老徐的西学。

    一介布衣,公开发表论文反对九卿重臣,当世大儒,下届内阁的热门人选,皇帝也敬佩有加的徐光启,这老魏还真牛。

    老徐很有风度,他只是在研读《历元》、《历测》,准备读完之后,再做打算。

    可老徐的学生们,却没有这个耐性。‘钦天监在局习学官生’周胤等十人联名发表一篇与魏文魁论战的文章,其中谈到他们自己如何逐步被‘西法’折服的过程:‘向者己已之岁(即1629崇祯二年),部议兼用西法,余辈亦心疑之。迨成书数百万言,读之井井,各有条理,然犹疑信半也。久之,与测日食者一、月食者再,见其方位时刻分秒无不吻合,乃始中心折服。……语语皆真诠,事事有实证,即使尽起古之作者共聚一堂,度无以难也。’”

    应该说,魏文魁和徐光启进行的大辩论,是属于科学之争,毕竟现在的天文学关乎很多内容,时日准确的计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星相与国运的关系。所以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但老魏最后,还加了一份上疏,历数东西方科技的优缺点,他的总论点是:

    ‘东学、西学,各有优劣,然,东学更胜一筹。’

    一个愤怒的老青年。呵呵!

    在他列举的各种对比之中,小朱对其中三个对比最感兴趣:

    1、排水系统。东方讲究明水排污,西方讲究暗渠排污。遵化已经做了的排水渠,可以引用入京。因为于谦设计的京城水系,缺乏活水推动,容易滋生病疫,所以应尽快改建。这点上,他比老徐走的远,因为老徐非常尊敬于谦,所以,一直不愿意公开反对于谦的设计理念。

    2、马车构造。东方是双轮车,轮轴在长方形车底盘的中间偏后一点点,车前有车辕,辕下有立柱,平时不动时,整个车身略略向前倾斜,当马匹拉动时,因为车辕绑缚的原因,车身微微翘起,马车走动。

    西方是四轮车,前两轮带有转向功能,马匹带动前轮,致使车身启动或者转向。老魏最后说:

    ‘中华大地,土质较软,平地有,但毕竟被群山包围,因此,四轮车容易陷进泥里,出不来。不适合中国。除非能发明一种长坂,可以铺在路上,否则,双轮车是最最适合中国的。’

    这点,老魏是在说铺设公路的构想!同时也在委婉的指责小朱,因为小朱让范西礼买了一辆四轮马车,虽说只用过几次,但天下皆知,皇帝用了四轮车了。

    之所以这么轰动,是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四轮车通常是灵车。当然,皇帝的灵车是十六轮的。应该说,老魏的观点,也不能说错,错的是他出于忠君爱国的思想,怕皇帝真坐了四轮灵车,太不吉利。所以他才找辄来反对四轮车。

    3、科学态度,东方讲究知者天下知,西方则是智者天下名。简单说,就是东方的科学技术,时日一久,便众人皆知了,属于开放型的。

    而西方,则非常注意保密,甚至连用石头盖房子这样的技术,也要保密。想知道,便拿钱来。这是在探讨知识产权的问题。呵呵!

    那么,现在皇上对范西礼等人的赏赐,就出现问题了,番夷本来如此,没什么可讲究的,但国人怎么办?

    所以,他建议皇上,应尽快刊行法典,所有的学子,凡是有新观点、新想法、以及新发明的物件,一定要刻印书籍,留在国库中备案,国家三年内,不会与争利,但三年后,的东西,便成为显学,天下的人都可以无偿取用。

    这点是可以说相当的酷,白话就是说,一切的发明创造,都应该开源!呵呵,开源与微软之争,想必大家都清楚的。

    这个论点的提出,也是针对西学院的费力等人。费力等人,每每在逗阿萝高兴的时候,提出一些或大或小的要求。阿萝毕竟小孩心性,自然是他们说什么,她便同意什么。

    两年多来,老魏等人想研习西学院的新说,便遇到了交费的限制。费力收费虽说不高,但依靠借贷度日的老魏们,多少还是觉得不方便。所以,他才提出这个想法的。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的问题,竟然早于四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争论了。只是因为明的衰亡,而停滞不前。

    其实,如果没有现代知识产权体制的限制,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理应更快。要知道,专利一词,其实是美国人创造出来的。美国人建国后,为了招揽人才,公开提出,只要有新发明,这个新发明国家帮开发,而获利归发明人所有。这条政策,是针对英国设立的,英国人对于发明人的奖励是,发明归国家所有,获利也同样如此,但处于补偿,国家给贵族身份的奖励。

    呵呵,英国政策希望发明家求名。而美国的政策却令发明家们致富,两相对比之下,短短两百年间,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但却使得世界科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了部分程度上的滞长现象。

    魏文魁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人类的科技,理当人类共享’这样的开源理念。

    开源与微软之争,想必不用多做介绍了吧?

    注:

    (1)此段文引自明实录,崇祯亲笔。

    另,本文中,部分字句引自明实录,同时杜车别先生也给于了不少资料,在此做感谢声明!r滚oc木k擂oo石d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