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五章:剿匪应急预案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三月份,接到袁、毛二人的争执,以及袁崇焕建议加强蓟镇防务的疏奏之后不久,小朱他们君臣就开始了二年的剿匪之旅。

    大家这次齐心协力的研究陕西流寇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都不愿意讨论袁崇焕和毛文龙谁是谁非。既然争论起来有困难,既然毛文龙已经撤兵海上,与袁崇焕不相来往,先拖延一段时间,岂非不就完美?反正二人现在只是较较劲而已,谁也不敢动手开打,现在的皇权威严,权威性还是有的。

    搁置一个问题,自然不能忽视另外的问题,蓟镇固防的问题,因为朝廷太穷,索性先放着呗。先把陕西摆平再说吧。

    剿匪的方法已经属于预案性质的应对策略了。发钱、发粮、发旨意。升官、抚恤、减免税赋。当然,主要政策依然是招抚。

    并且明刊中进行明示,上面详细把朝廷的意愿写清楚,比如发钱,要细化到各家各户凭借乡里保长的证明,可以领到400枚铜钱、一石粮食(米面红白薯四样合计一石)、粗棉布一领。

    同时严正声明,只要天旱继续,则税赋年年皆免。

    这样,之前驿站明刊的效果,终于被大臣们所认识,原来他们还以为皇上是在‘持民以诛贪’跟他们玩心眼呢,现在好了,明刊所到之处,民皆向服。

    这里有个一点要解释一下,所谓保长,是现在的里长,每十五户为一里,十里为邻。‘邻里关系’这词就是这么来的,里长、邻头,分别是基层管理者,义务的,没有正式薪酬。后来大家就统叫保长。

    领赈济粮钱需要保长做证明,只要民众愿意跟着保长,一起去官府那里领粮食,就意味着大明政府的权威正在逐步建立。

    政府权威的恢复,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所谓乱世,说白了就是无政府状态,既然出现了‘有’政府状态,那么乱世也就将转化为盛世。

    杨鹤不是很懂兵,但他有威望,还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和魄力,洪承畴的假(代)布政使,被正式任命为陕西布政使。和杨鹤在某些场合上已经仅差一级了。

    洪承畴在朝廷力支持下,打起来还算顺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初步巩固了阵地,并且将叛匪的地盘牢牢控制在三水周边地区。这次,洪承畴用光启炮没少杀人,但没有一个是俘虏,因为杀降这样的事情,干一次都是天大的污点,更何况现在有国策在压他。

    战事打的差不多了,就该轮到杨鹤出场了,杨鹤出场的目的只有一个,招抚!

    招抚,可恶的招抚,现在崇祯朝,刚刚遭灾两年,朝廷还有能力进行剿匪,然而,连续十几年的灾荒,拖也能把国家拖死。所以,小朱真的很希望能力清剿,但可惜的是,内阁不同意,他这个当皇帝的就没有办法。

    “看吧,”小朱举着洪承畴和杨鹤的奏疏跟温体仁厉声说着:

    “杨鹤一定能够招抚成功,然后明年这个时候,他们还会反叛,久而久之,流民势必养成习惯,降后过冬,复叛索粮钱。”

    真是气死小朱了,降了复叛,叛了再降,这明显的恶性循环何时才是个头啊?

    “皇上继统以来,屡发内帑以济饥民,仁慈圣德,定会感化万民,臣祈愿吾皇之忧,早日平复。”

    温体仁也对‘一力剿杀’的政策不感冒,但毕竟是皇帝的近臣,不好多说什么,随即,为了引开注意力,他又拿了一个奏疏出来。

    “皇上,李邦华大人,前日已经将勇卫营的军员名录誊写好了,并且上报了军饷和武备的用银计划。臣请皇上过目。”

    “哦!好啊,李邦华的办事也太稳妥了,怎么这么久才报上来。”

    “回皇上,李邦华因皇上定的勇卫营招收十二至十五岁少年定员的方略,特意跑遍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蓟辽等地,优选了一千四百名聪健少年,数额已实是极限,不得以,李大人还自京营军户、勋戚旁支中优选三百名少年以充备员,是以时间上稍稍长了一些。”

    “这样啊!那勇卫营剩下的两千六百名定员,就是成年军卒喽?”

    “正是,李大人从九边军卒中优选三千三百人作为勇卫营定员,其中七百人为备员。”

    “备员?不是每月只有5名的汰选人数吗?怎么要选这么多的备员?”

    “回皇上,编练新军,少年军定比不得成年军卒,是故,李大人特意将少年军和成年军分开汰选,每月有十人的汰选名额了。但日常编练则是混在一起的。并且,还要预备突然猝死的情况出现,是以备员的名额稍稍多了一些。”

    “这样啊,李邦华办事就是谨慎啊!那这些备员的安置怎么处理的?”小朱问这么多,是因为他实在懒得看文字了。

    “回皇上,备员日常就安置在天津卫所之中,与勇卫营一同训练,前十名作为中选定员之约。另,毛文龙海事银的运送一事,刚好是天津卫的职责,因此,李大人想将这九百名备员用于押送海事银的差事上,一来不用牵扯天津卫的饷银,二来可以给他们一个谋生的饭碗。”

    “好吧,这些个方略,拟出票拟了吗?”

    “回皇上,臣已请孙次辅和钱首辅批的票拟。”

    “哦?”温体仁这事办的倒是稳妥,他如果批票拟,钱谦益估计又会找麻烦,“不错,难为温先生了,票拟呢?朕这就批红。”

    李邦华,国家未来的军官学校可就指望着了,希望的勇卫营不要令国家失望才是。想到这里,心情不错的小朱看见温体仁仍然迟疑,于是奇怪的问:

    “怎么了,温先生有什么话要说吗?”

    “回皇上,勋戚中,嘉定伯的远房侄子周定方也在定员之内。”

    “噢,可有什么说辞吗?”嘉定伯周奎是皇后的父亲,也是小朱正根儿的老丈人。

    “回皇上,周定方年十六岁,本在京五千营供职,素来忠厚恭顺。李大人对他也是赞赏有加。听闻皇上拟练新军勇卫营,定方求嘉定伯,问李大人的意见,李大人便同意了。”

    明代勋戚供职军中的先例不少,又是老周家的远亲旁支,小伙子人又不错,这事小朱也没当回事,直接就允了。温体仁想了想,还是说出了真实想法:田家现在是大富之家了,亲族子弟都跟着享福。而皇后家的子弟却要从军旅打拼,似乎不太合适。

    但小朱很轻松的说,田家再富,也和贵字无缘了,周家再穷,也是将来皇上的亲戚。此事就这么定下吧。

    小朱的儿子长的很快,小家伙也挺健康,估计明年周岁的时候,就要册立皇太子了,既然未来的储君身上,流有周家的血脉,还怕周家倒霉不成?

    听到皇上说这话,温体仁很高兴,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能册立这个慈烺为太子,现在见万岁真的这般说辞,显然是同意他们的想法了。作为文臣,他还挺高兴。呵呵!有趣的一群人啊!

    大明后期的政治体制,出现了分权而治的现象。国家省部级高官任命,税收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勋贵册封,科举试题,大型祭奠,朝贡献俘,等等重大的军务政事,要皇上和内阁、九卿甚至文武群臣一同商议。这叫外朝请旨。

    而像中级官的任命,刑罚,银钱划转,内阁九卿就有权利自行决定,皇帝这边如果勤勉一点的,可以亲自做个批示。皇帝如果懈怠一些儿,就直接让司礼监的秉笔来代替处理。这叫做票拟和批红。

    而更多琐碎的事情,则直接由内阁来处理,这叫做内阁批蓝。

    在皇帝和内阁之外,还有个内廷制度,司礼监、东厂、锦衣卫,是皇帝监督和控制官员的一种方式,皇帝疑心重一些的或者皇帝和百官的关系差一些的,内廷的权力和名声就臭一些。皇帝能力强一些的,内廷的作用就更幕后一些。但总体来说,内廷是监督百官的。因为百官之中同样有监督皇帝的机构。

    言官理论来说,只是都察院一个衙门口。但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责范围也归属于言官系统。并且因为明代后期的官员任命有滥的趋势,很多重臣都曾经或者正兼过都察院左右督御史的职位。加上明代众臣都拥有言官情节。因此,言官可以说遍布朝野,甚至连仅有功名资格的举人和秀才们,也都有当言官的可能和渠道。

    这样的架构是那个牛叉的朱元璋搞出来的,皇帝由内阁来协助理政、预机务,然后有言官来监督。百官由皇帝和内阁来领导,并且有内廷来监管。互相制约,互相制衡。

    如果算上地方三司和卫所这样的军力划分,加上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帝这样的军令系统。整个大明是五权分立。司法、立法、执法、军事、监察。

    同时,朱元璋、朱棣这两个大劳神,还特意把藩王的一些特权给定的很细致,其目的就是,日常里,藩王的力量难以撼动正统皇帝的地位,不存在威胁的可能性。乱世里,藩王的力量又可以让敌对势力费点劲儿。这样,藩王的财政、军事、刑罚,又独立于整个大明政治系统之外,就是第六种力量。

    并且,大明整个社会还进行了细化分工。农户、军户、医户、匠户、商户这样的划分,使得家艺传承有了法律上的约束,但这么做的坏处是,除非这五种户民的后人中有中武举和文举的才能,否则生生世世、千秋万载都被钉死在户民的身份上了。显然是违反科学发展观的。

    因此,到了后期,五种户民的生活上出现了偏差,商户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格,越来越有钱,越来越富足。医户和匠户因为天生的手艺与技巧而衣食无忧。但是,农户和军户就向着另外的极端走去。

    当初制定户民政策的时候,分别给各家各户划定了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人数是逐渐繁衍的,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少的绝对土地,造成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其中农户尚好,如果没有天灾,开垦荒地的鼓励性政策的出台,以及低廉的土地税赋,一半以上的农民可以维持生计。但不可避免的是,兼并土地的浪潮席卷国,失地农民的生活是悲惨的。

    土地兼并是个迁延几千年,中国文化中一个很另类的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思想中,始终对土地具有极大的热忱,这种痴狂渗透到了骨子里,血液中,灵魂之内。有权有钱阶级,甚至稍稍存有余资的平民阶层,也要购买土地。看着自己的土地,看着属于自己的房屋,心中的那份安逸,是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而这份理想,被先师孔圣喻画为“大同社会”。

    土地兼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也是社会弊端。而这种弊端给当政者带来的好处,军户们是得不到的。

    军户的土地鲜有增长,人类繁衍200年,人和土地的矛盾必将凸显。于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军队,其素质和战斗力,不可避免的出现下滑趋势。尽管有秋闱来促进武力的保持和发扬,但更多的,是严重的蜕化变质。因为,和春闱一样,每三年才选拔300人左右的武举。再加上勋戚权贵的旁支远亲的作弊行为,平均每年100人左右的军官培养系统,出现了停滞和崩溃的迹象。

    明代后期,名将如云,但其中典型军户出身的,只有左良玉(宁南侯),黄得功(靖南侯)、刘泽清(东平伯)和虎大威等数人。更多的是毛文龙、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刘良佐(广昌伯)、李邦华、曹文诏这样的文选人才。巧合的是,这六人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另有高杰(兴平伯)等人属于李自成叛将。高杰于崇祯八年(1635年)带着邢氏及一帮兵士投降了明将贺人龙(贺人龙也是米脂老乡),被授予游击之职。

    试想,一群狮子领导的一大群绵羊,同李自成、张献忠这样一只饿狼领导的一大群饿狼,两相的战斗力,是不言而喻的。

    外加上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猛狮所率领的一群狮子,大明帝国的崩溃与倒塌将不可避免。

    这些是真正的内因,表面因素则更多,例如,有人专门同虎大威(时左良玉下属)讲,“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是,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这段话是唐代黄巢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与部下说的话。等于公开让虎大威纵贼跑路,尽管虎大威并没有这么干,但不代表别的军户出身的人不这么干。

    而这样的千疮百孔,指望历史上的崇祯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同时整十七年的崇祯朝,前十四年,天灾就没断过,十五年和十六年老天倒是给了两年的好气候,但灾民、流寇已经将最好的农用土地给占了,没占的也破坏了。如果这两年的风调雨顺调整到元年、二年甚至八年、九年,都足够崇祯再支撑个二、三十年的。但可惜,老天和李自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真难为这个一心想复兴大明的皇帝了。

    想复兴大明,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解决财政赤字,历史证明,要想在乱世之中,迅速而有效的解决财政危机,只有厚黑二字可用。

    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只是厚黑的初段水平。真正的高级选手,是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噱头要足、名头要响。一句话,就是骗钱、偷钱甚至去抢钱,也要留个好面子,否则,人家左手送钱粮,右手擎刀,兜头就是一下,砍的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恩许金牌令”原本是小儿科的手段,但是因为有n多个‘汪、章两家’的案例在,现在国上下,竟然出现一种理论:当今的皇上,饱读圣贤之书,于大同社会,铭感五内。

    这个舆论,是小朱命令曹化淳和王承恩帮着造的谣儿。

    “皇商银”“海事银”原本是拉拢官僚、招抚郑家的诱饵,但毕竟这些人从中获得了利润,增长了财富,他们终究是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人,得到了好处,自然要归恩于小朱,于是,民间又出现了一种言辞:商者逐利,细民熙攘从商,于国无益。惟有士人贤达,方可于污锈之中,常秉高洁风骨。圣上此行,实在完之法。

    意思就是,老百姓从商,容易走歪路,而俺们当了官的、读过书的,就不同了,虽说俺们也言利,但是俺们多有情怀啊?一定不会走歪路滴。

    呸,小朱真想呸他们满脸花。可现在这个时代里,官僚阶层、士人阶层、地主阶层、勋贵阶层,是掌握整个社会话语权、决策权滴,既然他们对小朱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小朱也只好以错就错下去了。一切的一切,等天下大定之后再说吧。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