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
    您现在的是由.提供的 - 《权倾南北》 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

    之所以大汉能够这么快速的完成国范围内的动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年来大汉进行的各项制度改革。

    一来官职在简化所以一切物资的跨区域调动都少了很多审批和核查的过程但是又能够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二来监督在加强御史台在裴忌的带领下力运转任何违法乱纪的人将会被巡查的御史官员直接捉拿快速去掉整个体系之中的蛀虫。这些代天巡狩的御史官员手拿尚方宝剑是真的敢动手的而且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饱受诗书教诲的清流人物若是换在别的时候一帮天天找茬还柴米油盐不进的御史会很让人头疼但现在李荩忱可算给他们找到了用武之地。

    三来百姓在受益可以说这些年来大汉进行的改革受益最多的不是官员而是百姓无论是法律体系的建立还是田产制度、金融体系等等的完善百姓都从中获益良多再加上不少自家子弟都积极从军所以百姓受益之后也想要报答朝廷同时也是为了支援前线的自家子弟。

    四来大汉已经通过义学、书院这些建立起来了完善的基层官吏后备制度们说缺人?那简单书院里的那些书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干劲十足跑跑腿的事情绝对可以拜托他们而且他们还任劳任怨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了他们的想法也没错和后世的大学实习生如出一辙。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大汉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了从南到北的举国动员尤其是靠近前线的淮南、荆襄和汉中等地李荩忱才收到前线战报这些地方就已经开始行动。

    同时也得赖于这些年大汉工业的发展大大小小的河道上大汉展露出来了强大的运输能力不知道多少普通老百姓操着自己的船只为朝廷、也为自己在前线拼杀的儿郎和左邻右舍家的子侄转运粮食和各式各样的物资。

    如果说之前南北朝时期的任何一场战争实际上是朝廷自己的战争和下面的任何一个百姓乃至于世家都没有多少关系的话那么现在这场战争应该就是整个大汉的战争了或许南朝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没有想到过有一天那些在他们看来愚昧无知的百姓会这么热情的投身于这样的一场战争中。

    不管是因为大汉的确给这些百姓带来了好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了大汉而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还是因为大汉给他们画了一张巨大的饼让每个人都看到了和平彻底到来的希望······至少现在每个人都在齐心用力。

    整个大汉上上下下前所未有的团结。

    北固山上大风吹卷依旧带着凉意而山下却是热火朝天。

    蒋元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北固山上的北固亭看着山下的恢弘场面感慨万千。

    映入眼帘的除了北固湾上来往的万千船只之外还有山体上直接悬挂的大字“万众一心”、“光复中原”。同时在山脚下和山上还有很多横幅和宣传画上面都写着各式各样的标语有的则是画的图案描绘着英勇的汉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厮杀的景象而往往他们的背后有大量的大汉百姓在摇旗呐喊。

    这种让每个百姓都能看到、都能看懂同时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不少百姓甚至还簇拥在那里找来找去这个觉得画上的年轻战士像是自己的儿子那个觉得后面推着小车的民夫应该是自己的侄子——大家终归还是不好意思说画的是自己。

    而在山脚下到山路上《大汉报》、《京口报》等等国家范围内和地方官府主办的报纸随处可见头版头条自然是李荩忱号召整个大汉团结起来共同北伐的圣旨而后面还有大量时事评论以及军事新闻大汉的军队正在各个战线上高歌猛进——不管是不是都得是的——而各地的州府也在方位配合甚至本地的一些积极出力的人都在报纸上能够找到名字。

    上报纸简直就和立牌坊一个样子因此这些百姓们为了能够光宗耀祖一个个更加卖力。

    对于这些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的宣传手段作为老将的蒋元逊目瞪口呆之后也只能心中赞叹一声。

    陛下到底是陛下啊要说这煽动人心的事情陛下果然是行家里手。当然了蒋元逊并不知道这些自己从未见过的手段在后世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而且李荩忱也并不是完主导他只是给礼部提了一些建议大多数都是礼部自己思考完成的。

    挂横幅这种事大概是华夏的种族特技所以李荩忱点拨点拨江总等人就能够醒悟。

    “将军南方各郡支前的队伍已经到了。”一名亲卫快步跑过来。

    所有江南州府或者说基本上部的南方不直接参与战事的州府都组织了不少丁壮作为支前队伍这些支前的人主要负责从后方向前方转运粮草和器械每个人都是有统一的衣衫和随身护卫器械的实际上应该算是大汉的后方辎重部队。

    毕竟大战开始之后人员紧缺汉军不可

    喜欢权倾南北请大家收藏:(.)权倾南北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