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天下安康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斗智斗勇(上)
    多功镇在严道城西,由多功堡和卢山河(今四川芦山河)对岸的飞仙堡、飞仙关三地组成,是严道城的西面屏障。

    雅州是御羌的前线,西面崇山峻岭,多羌胡杂居。多功镇和西面的始阳镇、和川镇(今四川省天县)并为雅州三边镇。

    虽然此时李世民的敌人主要是明军,但是为了防止明军从西北面包抄,李世民还是认命右二副统军葛彦章为多功镇都督,率兵两千,镇守多功镇,防御严道城的侧翼。

    可惜严道城没丢,多功镇这个侧翼却丢了。

    葛彦章在唐军之中,只是一个小字辈。他出身瓦岗,后来跟着李密一起前往巴蜀,成为李世民麾下一个普通郎将。不过葛彦章运气好,多次征战都得以幸存,反而一路积功至骠骑将军。

    李世民南下之后,身边将星凋零,可用之人已经没多少。为了安抚人心,他便提升葛彦章为副统军,使其成为军中高级将领。

    可惜葛彦章根本看不上。

    葛彦章本就不算李唐嫡系,一路摸爬滚打上来,早就见惯了投机与背叛,自然不会为李世民一点小恩小惠所感动。而且他屯兵多功镇,说是叫个都督,还不如当骠骑将军时权力大,他又怎么会看得上。

    就这点权利,你就是叫他多功王也没意义。

    葛彦章早有投降大明之心,只是之前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没有机会。现在独领一军,他便越发不甘心跟在李唐送死,因此便积极寻找投降的机会。

    葛彦章有心,大明亦有意。

    葛彦章的老上司是李密。

    李密之前在兴乐一战后被李世民击败,逃回雒城,后来又见势不妙,又向东逃窜。直到隋军占领巴蜀,他才率残部向明军投降。

    李密的身份,实在不好安排,黄明远便封他为光禄大夫(从二品文散官),又任命他为江南行台右仆射,也算是个要职。

    不过在黄维扬这,必然是没实权的。

    至于中原,黄明远短期内是不会让他回去的,毕竟他搅风搅雨的本事太强。

    李密也知道自己做的是个虚职,可他不在乎。这么些年,他在哪个老大那里不是从虚职开始的。对李密来说,管你是不是虚职,他都能给你干成实职了。

    李密积极给在李唐内部的旧部写信,帮着黄维扬招降纳叛,干的不亦乐乎。

    他很清楚,要想获得重用,就得先取得黄维扬的信任,而要取得黄维扬的信任,就得有功,所以他比谁都积极。

    李密和葛彦章一勾连,如天雷勾地火,烈火喜逢干柴一般,立刻就郎情妾意,欲拒还迎。等双方谈好条件,葛彦章便发动兵变,控制了军,等待明军的到来。

    李世民得到多功镇兵变的消息,如遭雷震,久久说不出话来。

    多功镇的兵变,几乎使李世民要陷入灭顶之灾的境地。不提多功镇一叛,断了李世民西撤的道路,而从飞仙关到严道城约二十余里,步兵用不了半日便能赶到。

    明军已经占领了卢山县,一天之内就能杀得严道城。

    而此时的严道城,几乎是个空城。

    李世民满是震动不安,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办。

    镇定下来,李世民便知道必须要夺回多功镇,哪怕为此丢了整个雅州。

    坏消息如惊涛骇浪一般向李世民袭来,让他感受到“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凄楚与无奈。

    此时此刻的李世民,面对狂风暴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李世民犹豫再三,便下令军撤退,放弃和龙戍和草坝里,退至严道城以西的青衣水西岸布防。同时又下令名山防线的张士贵,放弃名山县,退守更为险要的鸡栋关。

    可无论是青衣水西岸还是鸡栋关,都已经快到严道城下了。

    李世民退得很快,毫不犹豫地撤退。

    几乎不到一个时辰,数千唐军便撤离了和龙戍,而与此同时,白山、草坝里、白家旋等地的唐军也纷纷撤离。

    苏烈收到消息已经过了快一个时辰了。

    听到唐军突然撤退的消息,苏烈第一反应便是李唐后方出现问题。再联系到之前明军占领清江堰的消息,其原因便不言自明。

    苏烈没想到李世民这么果决,立刻下令军出击。

    很快苏烈带着部下赶到和龙戍。

    看着和龙戍的防御工事,苏烈是一阵憷目惊心。他不由得感叹程名振先取了清江堰,否则他要是强攻和龙戍,还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苏烈一面命令大军清理和龙戍,一面准备调一部兵马继续追击。

    不过他在营中巡视一圈,很快发现,营中的锅灶余灰尚未燃尽。

    苏烈的心,立刻便一紧。

    余灰未燃尽,说明唐军在走后还吃了一顿热饭。考虑到现在是下午申时,而唐军差不多是在午时用的饭。

    苏烈有些不解,若是唐军急着撤退,为什么还不急不缓地吃顿热饭再走,倒像是故意等他们追上去。

    这时斥候也来报。

    在青衣水南岸大道的西南面山上,有唐军的痕迹。

    苏烈立刻怀疑,李世民是否是在撤退的路上设下伏兵。

    苏烈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李世民本就是个喜欢弄险之人,常有惊人之举。而现在的局势,唐军若是想击败明军,也非得行险。所以李世民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绝对是有可能的。

    苏烈虽然有些怀疑这是不是李世民的疑兵之计,给自己摆了一个空城阵,但终究只是怀疑,却不敢冒这个险。虽然他也想留下李世民部主力,但往西是山水相夹之地,一旦遇伏,很容易让对方拦腰阶段,酿成重大失利。

    而对于明军来说,这时候不需要大胜,按部就班的打就是。

    于是苏烈继续派遣斥候向西探查,严密监视唐军。同时派游骑向名山县方向活动,配合程名振攻打名山县。他则率领主力就地屯驻和龙戍,同时向北抢占草坝里,做好下一步攻击的准备。

    按照天子教的,不知道该怎么打的时候,便要“结硬寨,打呆仗。”先做好防御,再寻找机会。这样虽不能快速破敌,但却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