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筑宋 > 第140章 粘罕讨债
    第140章 粘罕讨债

    赵桓不愧是一个“高级美容师”,尤其擅长给自己“搽粉”,转眼之间,他就把自己的青里透黑的脸上搽得“白里透红,伟岸光正”。

    那个谋算父亲太上皇,隔阻亲情的皇帝不见了。那个听说“金兵”来时,就想临阵脱逃的皇帝不见了。那个躲在后宫,唆使太学生闹事,又把太学生恨之入骨的皇帝也不见了。

    天下人看到的是一个受命于危难之秋,拨乱反正的一代英主。并且还是宅心仁厚,体恤军民的旷世仁君。

    在这明君风范的背后,却是他屡次手诏做派激怒金国的不合时宜,是用白时中、李邦彦、李纲、吴敏、郭药师、张邦昌、郑望之、何栗等无数宰执大臣做垫背的寡恩刻薄。

    是河北战死的十几万义军英灵,是陈遘、种师中、何灌、郭永、宋江、张令徽、关胜等名将的陨落,是太学生领袖陈东等人的屈死,是无双国士李似炬义无反顾的决绝。

    诏书中特别强调了宰执大臣们误国,而对赵构、赵楷、赵臻几个兄弟舍生忘死奔赴战场,李纲、郭药师、宗泽、张孝纯等大臣担当国事,统帅军民抗金事迹只字不提。

    这一切,也许天下的万民看不到,哪怕汴京的百姓,有时也会不明就里。但是散落在关陕、两河、京东的赵楷、赵构、安宁,以及宗泽、张叔夜、马扩、张孝纯们如何看不透彻?

    官家现在要的,不再是天下安危,兄弟手足,或名臣良将。官家想要的就是圣心独裁,万民景从!郭药师都没敢破坏的大宋祖宗制度,终于在官家手中寿终正寝了。

    也许是被郭药师学曹操故事刺激的太厉害,官家在幽闭深宫三年后,一出手就是要拨乱反正,就是要矫枉过正,就是要尽收天下权柄!

    按照这个剧本演下去,不但赵楷、赵构数年经营的地方势力要岌岌可危,便是京东都护府,恐怕也要被取消特区待遇,再次回归“朝廷制度”呢。

    当然,做成这些事并不容易,因为所需条件十分苛刻呢。谁又愿意把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就这样轻飘飘地吐出来?除非官家真有操纵天下的实力。

    可问题是,官家并没有这样的实力!他甚至连聚在汴京城外,打着“清君侧”旗号的刘豫都没有办法对付。只能一昧行文河东、河北、京东,要求他们勤王京师。

    勤王京师本来也没什么问题,赵楷、赵构无论如何都不会看着祖宗基业被乱臣贼子篡夺了去。问题是勤王之后,他们兄弟大概率是要被皇帝哥哥收走兵权的!

    这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如今皇帝哥哥的状态心思毫不掩饰,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兄弟在他心中还有多大份量,任谁也都能看明白。

    何况刘豫,也并非那样容易对付?!

    赵构在太原一呆就是三年,他与赵楷还不一样,赵楷是在宣和六年就早早携家带小地去了蜀中封地。汴京里的事情,除了偶尔“惦记”一下老父亲赵佶,其他都是无牵无挂。

    赵构的老婆孩子,却还在汴京城里担惊受怕。邢、吴氏倒也罢了,河东哪里就找不到女人暖脚的?不过儿子赵旉已经四岁,宫中来信说是安排了枢密院编修官张浚启蒙。

    说起来,赵旉还未出生时,自己就去了河北。如今三四年时间,居然未能再回汴京一次。而赵构在河东这几年,也再无子嗣。

    所以赵构比他个哥赵桓还惨,赵桓孬好还有三个儿子,赵构却就赵旉一棵独苗。

    此前女儿倒是生了五个,赵构为人散漫豪爽,除了儿子名字需要认真对待外,女儿就是康大、康二、三、四、五地胡乱排了下去,老大七岁,老小五岁,也都六在汴京。

    因此赵构在河东,就是一个标准的裸官,身边也无贴心女子照顾,大家列行公事而已。

    赵构守赤塘关时,为了接应孙翊所部,赵构亲率精锐出关夹击耶律马五。当时受过暗伤,被一枚流矢插在马鞍上,离胯下要害处,不过毫厘之间。

    那时战场争锋,他是一方主将,一点含糊都不能露出来呢!事后查验也并无创伤留下。只是床笫之间的事情就很难办,因为每到关键时,赵构就会想起那枚飞来的流矢?

    说起他们赵家兄弟,赵桓还能像水母一样滑过去哆嗦一下,赵构却只能咬牙切齿地胡乱糟蹋人家一圈。他是释放了压力,别人就很难过,还想要贴心贴肺?想多了。

    何况赵构在河东,也当真难有作为。自从丢了忻州、代州,太原就一日不得安稳,民间也日渐局促。想要京东的支援,毕竟还要过境河北,有多少东西都不够人家擦油水的。

    汴京那里,却是口惠而实不至。郭药师几乎掐准了供给,始终保持饿不死,但也让你无力折腾的程度。三哥赵楷倒是有钱,但是他的钱,也大多要用来供养西军。

    赵楷在军中,并无赵构这样的人脉、威望。他在关中,也只是在拿蜀中钱粮换取西军几大将门的支持,真正军中事物,一点染指的可能都没有。

    赵构在赤塘关身先士卒,那都是打出来的交情。赵楷到关中三年,除了姚古、姚平仲父子在晋州与完颜娄室有限对峙外,并无其他战事发生,赵楷又哪来参与军事的机会?

    此前赵构也想学着京东河北那样引入明社制度,奈何这里情况又与河北不同。哪怕安兆铭看过河东现状后,也要棘手地丢弃一边。

    河北之地大多沦陷过,此前还曾盗匪横行。更往前看,还有李彦的西城所祸害过,地主老财、百姓人家的田地私有程度非常脆弱稀缺,明社自然容易收了土地重新分配下去。

    在明社制度中,土地的再分配是最核心的改良要素,其他民间自治、保甲制度都是从土地的再分配上衍生出来。

    河东大战不假,但是战过的地方大多已经归了金国,未战的地方,土地就依然还在地方豪强、百姓、义胜军手中。想要从他们手里收走土地?干脆先内战一场好了!

    因为河东不光物产不足,人心也不定。义胜军十余万人散落各地,随时都有倒戈的可能。正真能被赵构控制的地方,不过太原、辽州、汾州、威胜军、隆德府、泽州等地。

    其他地方,都很难说。最起码平阳一带,就要听三哥赵楷的吩咐做事。府州、麟州的折家,依然是三哥的座上客。甚至连平定军和寿阳之地,都被河北的宗泽控制。

    这也是某种心照不宣的交换,因为赵构把人家河北编制的背嵬军留在了河东。这也就是欺负一下宗泽没野心,忠心朝廷。换做刘豫?直接过来火并都有可能。

    赵构能拿出手的,就剩下军中将星云集了。韩世忠是一起蹲过战壕的过命交情。岳飞赤胆忠心,刘琦本就是忠良之后,其他王禀、孙翊、苗傅、刘正彦,也都一时豪杰。

    文官方面也不遑多让,张孝纯、范仲熊、沈梲都是允文允武,此外汪伯彦智谋深远,更被赵构许为宰相之才。

    汪伯彦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当时祁门知县王本特筑“英才馆”聘为西席,其甥秦桧从之学。当时就有异人说“祁山小邑,一书院当有二宰相在焉”。

    后来汪伯彦迁任军器将作少监,又升任虞部郎中,在任上大力举荐海州军械用于禁军。赵构守河东,私下“租赁”海州军械时,也多仰仗汪伯彦在朝廷上居间调和。

    汪伯彦知相州时,他的儿子军器监丞汪似也参与了守城。不过汪似运气不好,他在出城牧马时候,意外被金兵斥候抓到。粘罕就把汪似推到城下,想要逼迫汪伯彦献城。

    老汪当时倒是很有风骨,二话没说就交卸了相州权柄给通判赵不试,要他继续坚守城池,他自己却写了“谢罪表”发去汴京朝廷,然后就枯坐府衙待参。

    这样的无赖行为,哪怕粘罕也不好意思真去杀了他的儿子,就把汪似带到金国。直到南北议和时,汪伯彦参与了燕京的六方会谈,金国这才放汪似回来,改名汪召嗣。

    这一日,赵构大聚文武,一起研究汴京的大朝会内容,以及来自云州的金国使者萧三宝奴、吴孝民,他们却是过来收太原城的,据说此后还要去收平阳之地?

    总之,自汾水以西,大河以东,河东西北之地计十七州归金国,此后与大宋两国以太行山、潼关为界。这个倒不是俺们蛮不讲理,而是你家皇帝许了俺家粘罕大帅。

    甚至人家连赵桓的书信都拓本过来。赵构粗略看看,谓“止缘奸臣误国,乱政京师,遂令信誓殆成空文,邻国与师职由于此。宜重念大圣皇帝从初讲好,宜伸旧好。

    乃承计议使高永义赍到文字,许放太原并大河、汾河为界,所辖县镇分画疆至。此后义同一家,愿速约拦河东、关陕人兵。兼恐河西兵马乘隙深入,亦望早与约回。

    叙好云初,无以将意,辄有薄礼,具如别幅。言念欢盟既定,尽出周旋,此恩何穷,眷想深甚。自此每遇生辰、圣节及正旦遣使,专附问信之仪,想常照察。谨白。”

    您看,大宋天子信上写得清清楚楚,太原、平阳之地已划归大金国,可不是俺们不讲道理呢!萧三宝奴、吴孝民七嘴八舌地蛞噪着,烦的赵构额头上的青筋狰狞暴起!

    张孝纯怒道:“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则何颜见天下臣民?王当令天下兵悉力枝梧,若今委之而去,是弃河东与敌也。若河东入敌手,奈何大宋社稷乎?”

    赵构乃拔剑斩于桌案:“此金人诈作天子伪书也!吾为赵氏子孙,若不能报效国家,止欲奉头鼠窜,将来有何面目见天下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