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筑宋 > 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170章 海州系
    第170章  海州系

    秦桧站在房檐下,看着院内芭蕉的肥嫩在一阵急促雷雨中垂头丧气,刚刚清凉一阵子的院落再次闷热起来。他挥挥手中的蒲扇皱眉沉思,妻子王氏,正在指使奴仆整理房舍。

    官人升官了,王氏很开心。看着官人不开心,王氏就飘了过来,接过秦桧手中的蒲扇,帮着官人煽动着凉快。一边还要在口中念念有词,说一些她的见解和分析。

    虽然官人是从一个要害岗位左升到一个清闲岗位,看似仕途并不如意。若再套用那些官场人物的评价说法,官人的遭遇就是在“明升暗降”。

    但是王氏却很不以为然!品级就是品级,能达到某个品级,才能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实力较量。否则?守着一个低品级的实权位子,的确可以施展的报复,不过也就如此了。

    官场上,从来都不是做事最优秀的那些人可以理解的诡异。能干出成绩当然好,但是若满朝都找不到第二个像这么能干的人,那就只好继续在原岗位干下去。

    上级领导会从的身边选个没那么能干,但是理论上也不差太多的人,把他升迁上去,完成计划中的人事布局计划。

    他未必就是要针对,也绝非有眼无珠,不识人材。纯粹就是因为太能干了,能干的不可或缺!升迁?虽然合乎逻辑需要,却不合乎他的利益需要。

    因为他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所以只好牺牲。然后他若是能顺利升迁调动走了,这件事也就罢了,从此们泛泛之交而已。

    若是他和一样也没有移动位子,他就要天天对着,然后心生惭愧。为了让他自己心理得到宽慰,他就会努力找到能代替的人去重点培养。

    差不多的时候,就该一脚踢掉了。只有不在了,他对的内疚才会消失。

    因为他曾经阻过,他才不相信不会怨恨他。对于一个心存怨诽的下属,哪怕不能确定这怨诽是否真实,但这有必要确认吗?左右都是一脚踹开了而已,多大的事情?

    所以?官人能够适时从一个要害岗位迁升一个清闲的岗位,也是一种升迁的造化。从此就可以舒缓、化解很多怨愤,冷眼旁观。

    大宋的官员体系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法,新旧势力总是要决斗的。翻云覆雨之下,新生的也罢,守旧的也好,他们最终都要妥协,也都要找人填满斗争后空缺的岗位。

    那时候,就该是官人再次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如今朝堂上,斗得最激烈的,已经不再是昔日王黼旧部和太子势力间的争夺了。现在却是太子想要动一动状元郎,而状元郎却退无可退。或者说,状元郎不想再退了。

    任谁都没想到,本来双方都只是一点小摩擦,小龌龊。忽然就因为郭药师、贺允中的撩拔,渐渐变得不可收拾起来,最终形成如今的困顿局面。

    状元郎是太子的妹婿,此前也从未干扰过太子的秉国大计。甚至他对太子的上位还有立功!因为去年的郓王,就是在接到状元郎从青州发出一纸书信后,匆匆躲去蜀中安置了。

    只是太子一系人马,却过分忌惮状元郎的锋芒毕露。或者是太子对这个妹婿的功绩赏无可赏,才要稍稍打压他的一二势力吧?

    只是这种事情,一但做了,大家便再难回头。所以说,太子这次,大约还是得意忘形了。状元郎绝非他想象的那样忠厚贤良,他身后的海州系实力,也是深不可测。

    所谓的“海州系”,原本只是一群想要在海州、金州兴办特区,探索新型民间管理模式的朝廷干吏,他们围绕张叔夜、安兆铭二人组建了一个明社组织。

    此前,他们在朝廷上的行事也极为低调,并不被人广泛知晓。

    等到太子秉政想要动一动他们时,才豁然发现,原来海州特区已经发展成庞然大物了。如今甚至可以左右朝廷定策,与太子的势力正面相抗!

    这才得了“海州系”的名头。很不幸,因为这个“海州系”正在和太子赵桓的势力打擂台。所以,太子的势力,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太子系”?

    “海州系”的根基,就是状元郎在海州、金州兴办的特区,此后蔓延到青州、济南、沂州、密州、莒州五州之地,甚至如今的徐州、兖州、利国监,也开始被他们染指了。

    “海州系”的特点,就是实业发达。他们的口号也是“实业兴邦”。凭借工商之利,“海州系”的财货正以惊人的速度累积着。

    此外,靖海忠义社的战力、军备,也越发犀利,这都是海州系在朝廷上的话权根基。

    王氏出生于名门世家,对于这种争权夺利,她的敏锐、果决远在秦桧之上。这才是王氏在家中说一不二的底蕴所在。

    秦桧怕老婆,也不是他因为不能人事。他怕的,是王氏的心机、才华、势力不逊于他。

    王氏祖父乃是大宋号称“三旨宰相”的王珪,他王家朝廷为官的诀窍家学源远流长。她姑父是郑居中,从大观到宣和,一直做了十六年的宰相。

    眼下虽说老郑已经翘辫三四年了,但是他朝中的人脉,还是很实在地被秦桧继承了下来。这才是秦桧能够脱颖而出,而且久居高位不倒的重要势力保障。

    依王氏的看法,就是太子系网罗的人材,坐而论道养望或者可以,盛世守成或者也能应付。但是如今的乱世局面下,他们却难成大业,没有那些做实事的狠辣干练呢。

    而海州系的那些人物,虽然大多名声不彰,然而他们做事手段的确一流。但他们为何要放弃辅佐郓王赵楷争位?那就是他海州系的最大失策!

    想在朝廷行事,始终还是要有一面正义的招牌挂着才行。

    或许海州系真正看好的人物是康王赵构吧?赵构的确比他的哥哥们更能干些。然而朝廷自有祖宗安置之法在,赵构决不可能越过他身前的那些哥哥们。

    郓王赵楷就很简单,因为二皇子早夭,所以老三赵楷的排位就很微妙。他只需能证明太子赵桓“失德,望之不似人君”就可以了。

    可是老九赵构的前面,还有七八个兄长呢!总不能忽然就要集体“失德”吧?

    除非这天下彻底大乱了,赵构才有可能得到问鼎天下的机会。但是真到那个时候,其实谁当皇帝也都一样了,海州系却犯不上为他人作嫁衣裳。

    “天下大乱!”王氏忽然停止了她的碎碎叨,和官人秦桧对望了一眼。海州系,或者说他状元郎安兆铭,已经在为天下大乱做准备了?

    “昨日有布衣安尧臣入京,他本欲上书言边事的。这个人有点意思,见解主张了了。似他那种布衣地位,原本就接触不到更多朝廷的底实,所以见识浅陋在所难免。”

    秦桧不耐烦地赶走一只总是在他眼前嗡嗡的苍蝇,继续说道:

    “所以太子的老师耿南仲,嗯嗯,如今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呢。老耿还特意接见了他,大约说了些什么事情,然后这个安尧臣就在傍晚去了状元郎的府上。

    今日上殿后,为夫留意了一下文书,发现这个安尧臣已经授沭阳主簿了!却是康王的推荐?也就是说,安兆铭为了一个沭阳县主簿,或者为了他一个与他同姓的布衣小吏。

    他就要连夜请托到康王那里?而康王更是连夜写出荐书,找到官家或太子用印?这里面,却有两个疑点需要厘定清楚:

    其一,如今康王与安兆铭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他们的相互诉求何在?

    康王此前不太关心政事,如今却在热心边事。听说很快就要去太原坐镇了,还要编练新军。喔喔,这是状元郎的说法,就是要按照海州的靖海忠义社的练兵法子操演。

    随从康王去太原的,却是驻扎楚州的西军韩世忠部。他的所部三千人驻楚州,原本是海州办特区时才过去的,大约彼时是要隔阻东南的意思。

    但是他这三千人里,却又有此前张学士操练的海州义军千人。所以啊,康王不是主体,康王已经押注在他安兆铭身上了。

    只是他安兆铭的实力边界究竟在哪?为夫总是后知后觉,却一时不敢过分去迫他。

    其二,这个安尧臣究竟和他状元郎安兆铭是个什么关系?竟然能得他如此关照?状元郎幼年出身永丰真隐观,可是真隐观之前,他又是谁家的子弟?”

    “官人是在怀疑,这个安尧臣和状元郎却是同族之人?只是官人却要明白,这件事若要揭开了,那就是不得了的大案子。官人真有那么多心思放在他安兆铭身上吗?

    状元郎的出身问题,既然有安尧臣的落子,官家、康王未必就虑不到这一层,然而却又纷纷故意忽略了,那就是不想要提起从前的意思。

    所谓民不举,官不究。这原本是公私两便的事情,官人又何必去大煞风景呢?何况昔日福州提刑郑秀明之死,很多人都暗指是状元郎所为。

    但是状元郎为什么干这件事?大家却忽然又要装起糊涂了?!

    所以啊,官人还是忘了这些无趣事情。咱们且一起进内室,做些有趣的事情阿好?”王氏卖弄地抖一抖胸口的波涛,娇庸散漫道。